-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马生水
“神马生水”和蒙古族的传说(2008-12-15 11:31:09)转载▼标签:神马天马蒙古族传说内蒙古乌兰察布凉城岱海岱嘎淖尔汉武帝文化分类:民族文化??“神马生水”和蒙古族的传说??历史记载,汉武帝曾多次获得西域宝马,并留诗纪念。《汉书武帝纪》元鼎四年,“六月,得宝鼎后土祠旁。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宝鼎》、《天马》之歌。” “(太初)四年春,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作《西极天马之歌》。”有关作品如下:?《史记乐书》载: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前一首司马迁名为《太一之歌》。?《汉书郊祀志》载: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第一首下云:“元狩三年,马生渥洼水中作。”第二首下云:“太初四年,诛宛王获宛马作。” 太初四年(前101年),获汗血宝马而作歌,应该没有争议。麻烦的是,《汉书》中“马生渥洼水”作歌的时间出现了两个,即元狩三年(前120)和元鼎四年(前113年),到底是出现了两次,还是记录有误,难以判断。《史记》记载更加不清楚。司马迁记录下两首诗后,又叙述了当时丞相公孙弘和中尉汲黯就获马作诗一事发生的廷争,而公孙弘是在元狩二年(前121年)就死了。到底“马生渥洼水”出现了几次,可能是个悬案。?但是,马从水生的纪录,《汉书武帝纪》中还有一次: “(元狩二年)夏,马生余吾水中。”东汉末应劭注:“在朔方北也。”关于“马生渥洼水”的传说,《史记》、《汉书》注解均引李斐说:“南阳新野有暴利长,当武帝时遭刑,屯田敦煌界,数于此水旁见野马中有奇异者,与凡马异,来饮此水。利长先作土人,特勒靽于水旁。后马玩习,久之代土人,特勒靽收得其马,献之。欲神异此马,云从水中出。”?显然,李斐对这种“神马生水”的传说已经不大相信,认为是暴利长故神其事。暴利长编个神奇的故事糊弄皇帝老儿,是有可能的。但是,编这样的故事也并非没有根据。今天蒙古民族中依然流传着“神马生水”的故事。比如,今乌兰察布凉城县的岱海,其本名源于蒙语“岱嘎淖尔”。“岱嘎”的意思是“两岁神驹”。游牧民族的词汇中,区分牲畜词汇异常丰富,而类似词汇汉语中也一度存在,“豯,生三月豚”“豣,三岁豕。”“淖尔”即指草原上的湖泊。?传说,有牧民曾经看见一匹雪白如玉的马从湖泊中腾跃而去,在它长啸的时候,牧民从它裸露的牙齿判断出它的年龄。当人试图捕捉它时,这匹马瞬间已经无影无踪。因此,这片湖泊得名“岱嘎诺尔”,即“两岁神驹之湖”。?“神马生水”的传说,我们从一首叫《察汗淖尔》(意为白湖)的蒙古歌曲中也能看到,歌词如下:?银色的远山银色的月光银色的察汗淖尔月影在弹唱神驹的蹄声天堂的乐章咏叹着母亲湖水飞进了我的梦乡察汗淖尔,腾得呢得恩上长生天的子孙把它藏在心上?神秘的童话神秘的湖光神秘的察汗淖尔日夜在守望双翼的神马浪花中升腾飞翔在迢迢银河俯望着她的故乡察汗淖尔,腾得呢得恩上长生天的子孙把它藏在心上?“神马生水”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中一个广泛的传说,应该在流传千余载了。渥洼水究竟在什么地方?有人说在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南湖,邻近古寿昌城,当地已经借此搞旅游开发了。有人说在今武威。有的人说在安西县。大致都在今天甘肃省境内。但今天甘肃省境内许多古河道多已经干涸,要确定准确位置恐怕很难。余吾水则是今天外蒙古的土拉河。渥洼、余吾显然均非汉语,而是某个民族语言的汉译,本为何种语言,颇值得研究。一个民族很难说突然一夜之间登上历史舞台的,在此之前必然有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缺乏文字和实物让这些历史成为人类记忆的空白。这种类似或共同神话和传说,究竟是属于文化传播的结果还是内部发生的,如果能够搞清楚,那么对一个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或许会得到更清晰地认识。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0喜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