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陆先锋—两栖攻击舰
相对于通常我们印象里的“无需见面”的现代海战,同样处于海洋作战体系下的登陆作战则是一种纯粹的“接触作战”,这必然意味着高风险,甚至是让人感觉血腥,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然而它所起到的战术效果是非接触作战所无法替代的——它对目标的破坏是最为彻底,地下设施,各类管线等很多精确制导弹药难以打击到的目标,与其“亲密接触”的单兵可以很容易的完全破坏掉。更为重要的是,一场海上战役中,常常会有某些陆上区域需要去取得控制权,而这是唯一一种可以对岛屿或大陆沿海区域建立起绝对控制的作战模式,无论是舰载机还是巡航导弹,都无法给予指挥官同样的控制效果。只要制海体系中涉及到了陆地,那么,把士兵投入到鲜血和泥泞中就是一件很难避免的事情,我们所能作的,只是让这个过程尽量的变得容易一些,同时也尽量的使之至少看起来不那么血腥……
美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
????现代登陆战中,按照任务划分,两栖作战舰艇可以分为6种:
????——两栖攻击舰(LPH、LHA、LHD)
????——船坞登陆舰(LSD)
????——坦克登陆舰(LST)
????——轻型登陆艇(LCU、LCM、LCAC)
????——两栖运输舰(LKA)
????——两栖指挥舰(LCC、AGF)
从LST到LSD
????如同驱/护舰之间一样,两栖作战舰艇间的界限同样也在趋于模糊,上述几种功能总会或多或少的在一艘船上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其功能上的侧重,来尽量准确的为其归类,而这项工作,随着技术的进步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会彻底失去意义。
最初,是动用普通的货船或运输舰,这不仅过程繁琐、耗时冗长,而且登陆部队在换乘、装载过程中长时间暴露于敌方防御火力之下,伤亡代价较大。于是,大型登陆舰应运而生,其特点是在水线以上的舰体内设有一个首尾贯通的大舱,可装载数十辆坦克和车辆,以及相应的作战物资,大舱的舷侧设兵员生活舱,可容纳数百名登陆兵。舰首开设对开的双扇大门,登陆时当舰首搁上岸滩后,即打开首门,放下折叠式跳板,此时坦克、火炮、车辆、兵员可通过首门快速登上敌岸滩头,即“坦克登陆舰”(LST)。
????LST满载排水量一般在3000—5000吨之间,其特点是首部为了开设能出人坦克的一对大门,需要保证一定的宽度而线型比较肥钝;又为了使登滩时涉水深度不致太大,有利人员、车辆的上陆,舰的首吃水设计得比较小。而这必然要束缚船型的设计,使其不能简单的按照通常意义上的“船”来进行设计,而这就要影响到舰船的装载效率和航行性能。当兵力投送的距离开始延伸之后,这个问题会变得越发严峻——航渡距离增加意味着船要增大,让一条大船装着数百名未必都会游泳的士兵慢悠悠的把舰首冲上敌占区的海滩,其中风险不言而喻。
结局上述问题的办法是为舰船加装坞舱(Dock)——二战中期,英国人设计出了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LSD:“阿斯兰”号(LSD-1)。1942年7月1日将这一新型两栖平台命名为船坞登陆舰(LSD),1943年6月5日全部建成。“阿斯兰”号实际上是一个具有远洋航行能力的浮船坞,坞舱占到了全舰长度的87%,最初是为了解决小吨位登陆艇的远洋快速航渡问题,同时也排除了大型登陆舰登滩时近距接触敌人火力的问题。
LSD采用宽大的方船尾、开设尾线型可按常规设计得比较尖瘦,对快速性和适航性均不存在不利影响。LSD在尾端向前约3/4-4/5船长的舰体内设置纵通的坞舱,坞舱内一般可装载数艘乃至数十艘大小不同的各型登陆艇。打开尾门,坞舱灌水后,登陆艇可自行从尾门出入。航渡时,将坞舱内的水排干,登陆艇即坐底于坞舱内。因为坞舱顶部装有桥式行车,可以方便地运装艇的物资和装备。
????LSD的出现,使得登陆模式与LST时代相比有了一个极大的飞跃,即:在地平线以外发动登陆,也就是让登陆舰艇实现了与敌方的“非接触”,在通过登陆艇和舰载直升机,向海岸的兵力投送可以在距岸20—30海里之外展开。如前所说,当作战区域远离大陆,这一点将变得非常的有意义,也可以认为,这类舰艇更适合在远离己方陆地的开阔海域使用。
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直升机技术日趋成熟,随之诞生了“垂直包围”的登陆战术。于是出现了“两栖攻击舰”(LPH)的新舰种。P是平台(Platform),H则代表直升机(Helicopter)。直升机进入到两栖作战体系,无疑是两栖战模式的一次革命性的飞跃,作战空间由二维平面拓展至了三维立体空间,彻底的摆脱了沿海地质、地形的束缚。
????1956年,美国人把二战中建造的“赛斯提湾”号护航航母改造成了世界上第一艘直升机两栖攻击舰(LPH),可以搭载20架直升机和一千名士兵,很快,英国人也将自己的两艘轻型航母改造为LPH,并参与了对埃及的军事入侵。和最初的LSD一样,LPH同样是一个非常单纯的概念——它的兵力投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