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工书使用法--注释学2012.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工书使用法--注释学2012

《中文工具书使用法》《注释学》 推算出下列日期的干支,注明相当的公历日期。 1、《左传》鲁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2、陶潜《自祭文》说:“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 HYPERLINK /view/50122.htm \t _blank 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 HYPERLINK /view/1112604.htm \t _blank 辞赋家、散文家。“丁卯”年在陶潜的一生中有两次,一次为他三岁时候,一次为他的卒年。可见此处为卒年,即427年, 3、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末署:“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苏辙(1039-1112),北宋文学家。“元丰”为宋神宗年号,“元丰六年”为“癸亥”年,1083年。“十一月朔日”为“十一月初一,公历为9月19号,甲子月,辛未日。干支为:宋神宗癸亥年甲子月辛未日。公历为:1083年9月19号。 4、恽敬《游庐山记》曰:“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 恽敬(1757--1817) 清散文家。“嘉庆”为清仁宗年号,“十有八年”即“嘉庆十八年”,即癸酉年。三月为“丙辰”月,“己卯”日为三月初一,公历为1月30号。干支为:清嘉庆癸酉年,丙辰月,己卯日,公历为:1813年1月30号。 5、严复《天演论自序》末尾云:“光绪丙申重九严复序。” “光绪”是清德宗的年号,“丙申”年恰好是“光绪二十二”年,是1896年。“重九”为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称重九或重阳,亦称秋节、素节等。即丁酉月,甲戌日。所以,干支为:清德宗光绪丙申年丁酉月甲戌日。公历为:1896年8月3号。 6、《左传》鲁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 写出下列文字的四角号码。 “諸 ”:0 467 “位”:2021 “新”:0292 “年”:2150 “快”:2 403 “樂”: “明”:7702 “ 春”:5077 “做”: 好 論 文 開 題 報 告。 三、谈谈注释学的功用及其注释的种类。 注释学的功用: 1.排除阅读古书的障碍 我们知道,上古书面语一形成就与口语有着差距,需要注释才能完全明白其意。而时有古今,地分南北,古籍流传至今,一般读者至少在以下三方面会产生阅读困难。首先,常用文字的形体与今天经过整理、简化的规范形体常大相径庭,更有不少冷僻字不能认识。其次,词汇意义、语法结构许多都有了变迁。再次,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古籍所反映的史实、所涉及的名物制度和写作的背景,使人感到茫昧。所以,有必要对古籍进行注释,才能更准确的理解古籍原来的意思。 2.有助于整理古籍 注释学对于古籍整理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因为整理古籍的核心工作是点校和注释,而注释学的研究,则正是使点校和注释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例如,对一部古籍,进行标点应遵循什么原则?怎样确定注释的对象?采用怎样的注释方法最能把对象注释清楚?应向读者提供哪些关联知识才能使其对原文有正确、深入的理解?……如果古籍整理者对这些问题缺乏自觉、明确的把握,那他的古籍整理一定不会达到较高水平。所以,古籍整理工作者一定要重视注释学的研习。 3.有助于提高古代文选的教学水平 不论是《医古文》、《古代历史文选》、《古代哲学文选》、《古代教育文选》,抑或《大学语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作品选》,大凡教材所选古文,为便学生自学,都有较为详明的注释。大学生靠了注释的帮助,一般是能够读懂课文的。教师在课堂上再照本宣科,肯定不受欢迎。相反,如果教师具备注释学的知识,在讲授课文时能恰当作些阐释,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加深理解记忆。 注释学的种类: 书名: HYPERLINK /bookDetail.jsp?dxNumber=000000094811d=FB1B8CF9AEE556FD4C16887BE62247CDfenlei=0G205060 \t _blank 《中国古典文献学》 作者: 熊笃 许廷桂编著 当前第:291页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注释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从注释内容上着眼,可分为文字类、章句类、义理类和综合类注释 (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古代典型的辨字、正音、释义的注释书。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示,而文字是语言的跨时空的载体。读者阅读古籍,必得循文字而通晓其语言,深入其内蕴。因此,注释字词——正其形体,明其音读,晓其意义,扫除语言文字障碍,乃是注释文籍的基本环节,也是文籍注释的通常体例。 朱烹的《四书章句》是章句类注释的典范。章句类注释,是在破除文字障碍基础上着重辨章析句——

文档评论(0)

ybcm9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