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土的物质组成及土水相互作用.docVIP

第2章土的物质组成及土水相互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章 土的物质组成及土水相互作用 2.1 概述 土是自然界中性质最为复杂多变的物质。土的物质成分起源于岩石的风化(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地壳表层的坚硬岩石,在长期的风化、剥蚀等外力作用下,破碎成大小不等的颗粒,这些颗粒在各种形式的外力作用下,被搬运到适当的环境里沉积下来,就形成了土。初期形成的土是松散的,颗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随着沉积物逐渐增厚,产生上覆土层压力,使得较早沉积的颗粒排列渐趋稳定,颗粒之间由于长期的接触产生了一些胶结,加之沉积区气候干湿循环、冷热交替的持续影响,最终形成了具有某种结构连结的地质体(工程地质学中称为土体),并通常以成层的形式(土层)广泛覆盖于前第四纪坚硬的岩层(岩体)之上。 天然形成的土通常由固体颗粒、液体水和气体三个部分(俗称三相)组成。固体颗粒是土的最主要物质成分,由许多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矿物颗粒按照各种不同的排列方式组合在一起,构成土的骨架,亦称土粒。天然土体中土粒的粒径分布范围极广,不同土粒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其差别主要由形成土的母岩成分及搬运过程中所遭受的地质引力所控制。 土是松散沉积物,土粒间存在孔隙,通常由液体的水溶液和气体充填。天然土体孔隙中的水并非纯水,其中溶解有多种类型和数量不等的离子或化合物(电解质)。若将土中水作为纯净的水看待,根据土粒对极性水分子吸引力的大小,则吸附在土粒表面的水有结合水和非结合水之分。对于非饱和土而言,孔隙中的气体通常为空气。 土的上述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地、机械地混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土的基本特性。特别是细小的土粒具有较大的表面能量,它们与土中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一系列表面物理化学现象,直接影响着土性质的形成和变化。 土的结构这一术语主要用于从微观的尺度描述土粒的排列组合和粒间连结,而土的构造则从宏观上反映了不同土层(包括夹层)的空间组合特征。土的成分和结构共同决定了土的工程性质。 本章关于土的物质组成、土水相互作用和土的结构构造的阐述,构成了土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对于从本质上把握土在荷载作用下的工程性质(强度、变形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必不可少的。土的任何复杂的工程行为必然有其内在的控制因素,对此我们都可以从关于土的本质的研究中找到解答。 2.2 土的粒度成分 2.2.1 粒组及其划分 天然形成的土,其土粒大小悬殊、性质各异。土粒的大小通常以其平均直径d来表示,简称粒径(亦称粒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界于一定粒径范围的土粒,其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称为粒组。土中各粒组的相对百分含量,称为土的粒度成分。 自然界中的土粒直径变化幅度很大。工程上所采用的粒组划分首先应满足在一定的粒度范围内,土的工程性质相近这一原则,超过了这个粒径范围,土的性质就要发生质的变化。其次,粒组界限的确定,则视起主导作用的特性而定,而且,要考虑与目前粒度成分的测定技术相适应。我国目前广泛采用两种粒组划分方案,如表2-1。 我国的粒组划分方案 表2-1 粒组的粒径范围(mm) 粒组的名称 方案一 方案二 d200 漂石粒(块石粒) 巨粒 漂石粒(块石粒) 200≥d>60 卵石粒(碎石粒) 卵石粒(碎石粒) 60≥d>20 粗粒 砾粒 粗砾粒 20≥d>2 圆砾粒(角砾粒) 细砾粒 2≥d>0.5 砂粒 粗 砂粒 粗 0.5≥d>0.25 中 中 0.25≥d>0.075 细 细 0.075≥d>0.005 粉粒 细粒 粉粒 0.005>d 粘粒 粘粒 注:漂石、卵石和圆砾粒呈一定的磨圆状(圆形或亚圆形),块石、碎石和角砾粒带有棱角。 方案一见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方案二见国家标准《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可以看出,两种方案的划分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方案二将方案一中卵石粒的粒径下限由20mm提高到60mm,以便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一般规定相一致。 表2-1中各粒组的一般特征如下: 漂、卵、砾粒组:多为岩石碎块。由这种粒组构成的土,孔隙粗大,透水性极强,毛细上升高度微小甚至没有;无论干燥或潮湿状态下均无粒间连结,既无可塑性,也无膨胀性。 砂粒组:多为原生矿物颗粒。由这种粒组构成的土,孔隙较大,透水性强,毛细上升高度很小;湿时粒间有弯液面力,能将颗粒连结在一起;干时及饱水时,粒间无连结,呈松散状态,既无可塑性,也无胀缩性。 粉粒组: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的混合体。由该粒组构成的土,孔隙小而透水性弱,毛细上升高度很高;湿润时略具粘性,失去水分时粒间连结力减弱,导致尘土飞扬。 粘粒组:主要由次生矿物组成。由该粒组构成的土,孔隙很小,透水性极弱,毛细上升高度较高;具可塑性和胀缩性

文档评论(0)

jkf4rty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