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赵光义.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宋太赵光义

北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初名匡义。后改名光义,即位二年又改名炅。太祖之弟。宋太宗后晋天福四年(939)生,宋至道三年(997)卒,终年59岁。 拥兄自立,代兄称帝 经过多年的闯荡,赵匡胤在后周功业显赫,地位日高。比他小12岁的匡义只是一个供奉官都知,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匡义出身武将之家,父兄均为大将,所以他从小学习弓马,并参加过一些战阵之事。据后来太宗自己回忆说,他16岁那年,曾跟随父亲赵弘殷南征,屯驻于扬 泰等州。他多次与敌将交锋,敌将往往被他射落马下。赵匡胤当时驻兵在六合,听说他的弟弟这么能干,非常高兴。匡义18岁的时候,跟随周世宗和赵匡胤,攻打下瓦桥关和瀛洲莫州。其后,当时22岁的赵匡义为其兄代周自立起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事人胞弟的赵匡义最适于出面,沟通内外,结交军士,安抚众心。匡义与赵普部署诸将领,列队包围匡胤寝所,逼他黄袍加身。由于赵匡义充当了前台主角,才使得蓄谋夺位的赵匡胤可以扮演一个较为超脱的角色。 因此,赵匡胤一当上皇帝,即任命匡义为殿前都虞候,领睦洲防御使。建隆元年(960)五月,太祖亲征泽,讨伐李俊,即让匡义担任大内都点检,留守汴京。八月,匡义领泰宁军节度使之职。十月,太祖南征据扬州反抗的李重进,匡义为大内都部署,仍留守京师。建隆二年(961)七月,太祖任命匡义为开封伊,同平章事。这时,为了避讳,匡义改名为光义,匡美也改名为光美。 杜太后次子光义格外疼爱,但是要求比较严格。光义每次外出,太后总是要他与赵普在一起,并且规定归来的时候,光义从来不敢违背母命。杜太后要光义多与赵普接触,一是为了光义向赵普学习处世之道,二是因为赵普是太祖甚为倚重的国家重臣,结交他可以巩固和提高光义的地位。这些也是杜太后的深远用心。 担任开封府尹,对于赵光义来说,具有十分重要打的实际意义。作为国家首都的行政最高长官,开封府尹对国家军政要务起着上呈下达的作用。从建隆元年(960)到开宝元年(976),光义当了16年的开封府尹,锻炼了实际处理政务的才能。他利用开封府尹的地位,在开封府中广延豪俊,聚集了一批幕僚军校。通过广置党羽,内外交通,光义在开封府势力大盛,威望日高,羽翼渐丰,为他日后争夺帝位及治国安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赵匡胤为人较为厚道,他对光义兄弟情谊深重。有一次光义生病,匡胤身为皇帝,仍亲手为他灼艾。光义失声叫痛,匡胤大概是要为其弟分担病痛,也取艾自灸。遇有军国大事,也多与之商议。不过,作为政治家,二人并非亲密无间。他们的矛盾通过一件事即可以看出。光义在开封府尹时,有个青州人到京城来,带来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子,光义见他秀美出众,想买下,那青州人不答应。光义手下有个叫安习的,自告奋勇办成此事,他用手段将青州女子偷偷地买进开封府。后来太祖知道了这事,下令追捕安习,安习只好藏于晋王宫中,直到光义做了皇帝,他才出来。太祖严捕安习,分明是光义的一种警告。 伐汉收工,攻辽败绩 不管杜太后遗照是否真有其事,赵光义以皇帝身份继承皇位在正统的封建世袭制中并非名正言顺。而且在太祖平定诸侯国的统一战争中,他没有任何建树。他感到要巩固帝位,贴服人心,必须树立自己的威望。太宗即位后,陈洪进亲自到开封朝贡。太宗封陈洪进为检校太师。钱于是决意上表,献出所管13州1军,共68县,556008户,兵士115000余人,削去吴越国号。太宗封钱为淮海国王。吴越旧地反对纳士的官吏,受到太宗坚决镇压。至此,宋朝安全统一了南北各地,太宗于是把主要兵力转向北方的北汉和辽朝。太平兴国四年(979),北汉亡,至此,所谓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全部结束。太宗乘灭北汉余威,想一举荡平契丹,但战争进展互有胜负,呈现胶着。 太宗往年,守内虚外的指导政策已经形成。因此,对辽由攻到守,准备和解。而辽朝的萧太后对宋朝多次北伐却耿耿于怀,向宋摆开了进攻的阵势进行威胁,并帮助李继迁继续削弱宋朝的力量。宋太宗为了防守,命宋军在河北沿边的平原上,疏浚,开拓边地河道,西起保州(今河北保定)西北,东至泥沽海口。利用河渠唐泊,筑堤储水,深十余尺,作为屏障,曲曲弯弯,东西九百里。沿塘设置20寨,125军铺,士兵3000余人,部署兵船百余艘,往来巡警,以防辽国骑兵的奔突。对于辽军的入侵,“但令壁清野,不许出兵,继不得已出兵,只许披城布阵,又临阵不许想杀”,结果束缚了军队将士的手脚。守边将领们只好得过且过,“始受命则惟以攻坚陷阵为状图,及遇敌则惟以壁垒塞门为上计”。真正能对辽军作战的将领屈指可数,从此,宋朝军队的作战能力越来越弱。 借鉴前车,以文治国 宋太宗是自五代以来第一位非武人作天下的皇帝。他即位之初也重武,是因为当时形势需要他继承太祖的统一大业,既而武运不昌,所以转而重文。太宗在多次伐辽失败后,失去了往日的锐气,文治方面,他的确有很多独到之处。他开创修补完善了宋

文档评论(0)

ybcm9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