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户籍管制自增强机制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大城市户籍管制自增强机制探究

特大城市户籍管制自增强机制探究   摘要:在外来人口较多的特大城市,严格的户籍管制政策形成了一个局部正反馈的自增强循环机制。城市户籍管制越严格,能够享受排他性公共品的外来人口越少,非排他性公共品供给水平就越高,由于外来人口向特大城市流动的原因主要在于追求更好的非排他性公共品,而不在于排他性公共品,因而严格的户籍管制导致外来人口进一步向特大城市流动,这又促使特大城市政府为了控制排他性公共品享受范围而进一步加强户籍管制。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使特大城市退出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农民工保留效用的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结构的转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变为退出这一机制提供了契机,消化存量、引导增量的落户政策亦是必要举措 关键词:特大城市;户籍管制;自增强机制;非排他性公共品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7)02-0055-11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702006 收稿日期:2016-05-27;修订日期:2016-10-2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制度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15CJL033) 作者简介:邹一南,经济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 一、引言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2014年7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对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制定了按城市人口规模区分的差别化落户方针,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1亿人落户城镇的战略目标。从近年来的政策实践情况看,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已经基本放开,绝大多数大城市的落户门槛也已明显降低,而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作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入地,其户籍管制程度却并未实质性放松,甚至还有所加强:特大城市中非户籍常住人口的数量近年来基本保持着持续增加的态势,新增非户籍人口数量多于落户人数;一些特大城市虽然建立了积分落户制度,但落户所需积分远超以农民工为主的普通外来人口的能力范围;一些特大城市推行的户籍改革仅局限于本地户籍人口范围,未涉及外来人口,取消本地区城乡户籍差别的政策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本地和外来户籍之间的壁垒[1]。总之,特大城市仍然是现阶段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户籍制度实质上是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一个将排他性公共品的供给控制在本地户籍人口范围之内的机制,没有本地户籍的外来人口无法与户籍居民平等地享受教育、医疗、社保和住房保障等排他性公共品。然而,一方面特大城市严控户籍的政策并未阻止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越是户籍管制严格的城市,反而也越吸引外来人口流入;另一方面外来人口的持续大量流入也使得特大城市政府不得不进一步加强户籍管制,户籍管制在特大城市形成了一个局部正反馈的自增强循环机制。这一机制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如何退出这一机制?这一问题的答案是解决特大城市户籍改革难题的关键,本文将试图对此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二、城市户籍管制:文献回顾 解释城市户籍管制的一个最有效视角是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公共品供给,其代表性文献是蒂布特(Tiebout)在1956年的开创性研究[2]。在蒂布特模型中,城市被抽象成一个税收和公共品的组合,人们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选择到税收和公共品的组合令他们最满意的城市去居住,地方政府也相应地通过税收和公共品的组合展开对高禀赋人口的竞争。在此基础上,刘大帅和宋羽研究指出,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竞争并不表现在税率上,而是表现在户籍门槛设置上,即一方面通过较高的户籍价值吸引高禀赋人口流入,另一方面通过高户籍门槛将非户籍人口排除在享受特定公共品供给的范围之外,以尽量压缩公共支出责任[3]。瓦尔德森(Wildasin)的分析也表明,在分权制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设置一定的流动障碍,控制人口流入导致的地方公共品外部性,以保护本地居民的利益[4]。地方政府主动选择户籍制度?M行歧视性的公共品供给服从于自身的财政利益需要[5]。对于这一类文献,虽然从控制地方公共品供给外部性的角度为城市的户籍管制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但未能将城市规模纳入分析框架中,没有揭示出我国特大城市和其他城市户籍管制政策走向差别的原因,即为什么同样作为控制地方公共品供给外部性的工具,中小城市的户籍管制趋于逐渐放松直至完全放开,而特大城市的户籍管制趋于不断加强 汪立鑫等对特大城市户籍管制程度趋于强化的原因做出了解释,他们建立了一个城市政府户籍限制政策的解释模型,将城市GDP 增长率和城市户籍居民人均公共福利增长率作为城市政府在制定户籍政策时所考虑的主要目标,得出的结论是,公共福利初始水平较低的中小城市其户籍政策的自然走向是户籍门槛的不断降低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