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报道现状及文献探究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新闻报道现状及文献探究分析

科技新闻报道现状及文献探究分析   摘 要 科技新闻作为新闻传播领域的特殊一支,一直是传媒发展中比较尴尬的一类新闻,尤其是随着科普水平提高后,科技新闻中的科普新闻比重降低,更让此类新闻在报纸上缺乏存在感。报纸和读者对科技新闻的认可度降低,对某些领域的高科技事件分析层次浅,也成为科技新闻难以吸引人的重要因素。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相比,科技新闻明显处于弱势 关键词 科技新闻;专业记者;科技文献;轮岗制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2-0017-02 科技新闻在生活类媒体中的地位,远远不如事件性新闻受关注。少有的被报道的科技新闻,多数集中在大项目建设和政府类科技活动事件,对“科技”本身的报道十分有限。但随着科技事业迅猛发展和科技兴国战略的提出,我国在科技基建建设、科研成果、科技转化和科研管理领域成绩斐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技新闻的发布率,同时有关“科技传播”的研究也方兴未艾。但由于从业者科学素养的缺失,科技新闻的质量却乏善可陈,让报道质量受到影响 1 高校是科技新闻文献核心源头 在中国知网以关键词“科技新闻”进行查询,共查询相关文献124万条,包括、科技新闻论文和会议研究、科技领域报道和相关文章。从历年的文献数量走势图来看,科技新闻研究领域的学术文献数量,是从1996年起步,并于2004年起呈现飞速增长的势头。从1990年的2?800篇文献数量,到2000年的22?240篇,增长了近8倍。之后文献数量持续走高,从2004年38?972品达到2010年的86?482篇,仅仅过去了6年的时间。从2011年至今,每年的文献数量分别为:92?702篇、93?673篇、96?385篇、98?046篇、91?140篇、92?617篇。数据显示赠书缓慢,甚至在2015年出现了下降情况(如图1)。文献关键词主要包括:对策、大学生、现状、发展、问题、新媒体、高校、创新、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 分析文献的机构来源,排在前30位的均为高校,没有任何一家新闻行业的研究机构和媒体单位。从以上数据来看,国内学术领域对科技新闻的研究热情与日俱增,而且多数源于高校机构。一方面高校除了教学外,还有较大精力用于科研,因为传媒教育和科技新闻的结合梳理成章;另一方面,媒体机构的研究缺失,让科技新闻的真实情况得不到清晰显示,也让科技新闻失去了成长的土壤 其中,与科技新闻的学术研究有关的学科,包括新闻与传媒、高等教育、出版、文化、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外国语言文字和中国语言文字,共涉及文献数量为319万条。可以说,这些学科的文献,研究目的基本上涉猎了科技新闻的前景和创作技巧,相比于“科技”来说,更加侧重于“新闻”的研究 2 科技新闻重发布而轻科研 纵观生活类媒体对科技领域的报道,蛀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府部门发布、科研机构成果、企业研发成果、科技合作和转化等四个方面。其中见报率最高的是政府部门发布,这被当作是时政新闻,而后三者虽然已经越来越受重视,但因为距离民生较远,以及专业性成果难以转化为市民视角的信息,因此在媒体中备受冷落 2015年11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布一项科研成果:发现一种深海新物种,命名为“发现原深茗荷”,该物种是我国首次在深海热液区发现的新物种,填补了生物进化的甲壳类动物研究空白,也是“科学号”科考船在深海探索中的重要发现。不难看出,该成果是我国海洋科学尤其是深海研究的重要成果,在读者眼中也是一片有趣的新闻,但新闻通稿晦涩难懂,让科技领域的记者如同看天书一般,更何况普通读者。同时期的报道中,被网络转载量最高的是青岛早报《科学家发现深海热液新物种》,以及其它媒体参考该稿件发布的新闻源 只有准确分析这个科技新闻素材,才能找到创作的突破点。新闻的趣点有3个:一是深海热液区这个特殊位置;二是首次发现新物种;三是该物种本身的稀缺。从这些角度入手,写稿记者进行了重新采访,将该成果的前因后果和意义做了全新整理,获得了良好的报道效果,这也是理论领域科研成果获得新闻报道的鲜有案例 相比之下,一项科研成果的分量,尚不能与国家、地方政府在科研方面的建设投入,比如设立在青岛的海洋国家实验室、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深海基地等。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这个道理不假,但仅仅完成了“筑巢”的报道还远远不够,必须多方位开展学术成果的研究报道,让成果成为科技明星,让科研人员带着光环走到人群中,才能加倍体现科学研究的魅力,更加提升科技兴国的战略地位 3 专业团队的能力构建不足 媒体记者除了自身所学专业,在采访工作中面临各行各业和百科知识,在网络搜索不发达的20多年前,记者采访需要寻根问底,好几页的采访记录往往只是为写稿做知识铺垫,并不能写到稿件中,但这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