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验之谈-多读多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经验之谈:多读多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已经背诵了六部经典
不少人看了《中国诗词大会》之后,不仅感受到了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萌生让孩子背诵的念头。其实选手们那么大的背诵量,除了平时积累,还有赛前突击。不过呢,背诵一直被扣上“死记硬背”的帽子,在这,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带儿子背诵、学习传统经典的体会
儿子四岁起,我开始教他学习传统经典,最先是《论语》,我们每天一块学习二三十分钟的时间。坚持了一年,幼儿园还没毕业,儿子就把整部《论语》背下来了。之后,我又带着他学习了《道德经》《大学》《中庸》《孟子》《孝经》,小学二年级,这些经典他已经全都学完并背诵下来。现在他上小学四年级,我在带他学《古文观止》,他已熟读并背诵下来三十多篇
背诵对作文、数学的学习都有好处
不能简单地将“背”这种学习方式一棍子打死。背诵,除了开发孩子的记忆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因为精力不集中,就背不下来。而训练出足够的专注力,阅读理解力,对孩子学习其他功课也大有裨益。比如,儿子写作文时自然而然就会借鉴一些古人的写作手法;不少孩子不会做应用题,是因为阅读力达不到理解题意的程度,但儿子受过古文诵读训练,学习古文所练就的理解力,很容易就能运用到数学应用题上
背诵总要一遍一遍地重复,看似枯燥,其实也是一个磨耐心并使其保持情绪稳定的过程
诵读经典对孩子良好品格的培养亦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传统经典之所以历经几千年而不衰,在于它们在漫长的历史中接受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反复审视和验证,证明其有强大的文化生命力。用心诵读传统经典,可以打通古今,唤醒人性中美好的品行
怎么做才能让背诵这事不苦哈哈的
※克服畏难情绪。背诵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克服畏难情绪。很多人一听要把古文名篇背下来,心中立马一惧。背诵不是研究原子弹,不需要高精尖技术,也不需要你搅尽脑汁、苦思冥想,只需要一遍遍地重复读诵,读的时候不走神,“眼到,口到,心到”,一段文字重复个十遍二十遍,就能背下来。一段百余字的古文,用不了一分钟就可读一遍,连续读十遍用不了十分?,这有何难?
※长期坚持,积少成多。背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只有每天坚持,不断积累,记忆力和理解力才会迅速提升,原来需要读二十遍才背下的,慢慢只需要读十遍就可拿下,再往后可能是五遍,乃至三遍就可以了。记得刚开始,我带着儿子学《论语》,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带着他读了近二十遍,他才背下来。大约按照“二十遍”的频率连读带背半年后,有一天晚上,儿子突然“开窍”了,一段古文只读了四五遍就背下来了。自此,学习的热情一下子窜起老高,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效率越来越高
※化难为易。这很好理解――给孩子逐字逐句地讲解,让孩子充分理解经典的含义,然后再去诵读,这样比死记硬背好得多
如果要孩子背下一段一百多字的古文,你应该带着孩子一起,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阅读五倍乃至十倍的关于这段文字的意思及相关背景。这些知识可以引发学习兴趣,帮助孩子理解背诵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背诵的效率就提高了。理解力越强,记忆的效率就越高;脑子里记下的东西越多,理解起问题来也就越容易。二者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比如,我给儿子讲《曹刿论战》时,不仅讲了有关字词的意思,还详细讲解了长勺之战的前因后果;不仅讲了长勺之战,还讲了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地理位置、国力消长等;对于曹刿,我也不只讲了他在长勺之战中的出色表现,还讲了他整个一生的主要经历。这篇古文的延伸背景,不用孩子背住,但这些内容一来可以大大地提高孩子的兴趣,二来也可扩展孩子的知识面,为他更好地理解文章提供“信息资助”。这样学习古文,既可避免死记硬背的枯燥感,又可让孩子在有意无意中接受文化熏陶,拓宽视野
※化整为零。一篇三五百字的古文名篇,可分解成若干个小段落,每天只学一小段,这样,一个星期之后完全可将其“吃掉”。经过化整为零后,每一天需要背诵下来的内容还不到一百字,花个二三十分钟就能轻松搞定。每天学一小段,每天都学得很轻松,每天都有进展,时间一长,学习的效果就相当可观了。效果一可观,孩子就更愿意学了。比如说,《论语》有一万六千多字,我将其分解在一年之中,每天带孩子背诵的字数还不到一百字,所需要诵读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虽然每天看似学得不太多,可是一年坚持下来,一部《论语》就全部背了下来。而且,每天只需抽出二三十分钟的时间,耽误不了正常写作业和玩耍
※结合当下。我们学习传统经典,目的是为了汲取古人的智慧,以更好地应对当下的生活,而不是把孩子拉回到古代去。比如,讲“孔门六艺”中的“御”,我先告诉儿子,御就是古代驾驭马车的技术,孔子为什么要教弟子“御”呀?因为马车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是最快最高级的交通工具,弟子们学会了驾车就相当于如今考驾照,这是一门实实在在的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