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三章 法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一、1900-1918年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概况 阿纳托尔·法朗士(1844--1924) 《现代史话》:《场边榆树》(1897)、《人体服装模型》(1898)、《红宝石戒指》(1898)、《贝日莱先生在巴黎》(1901) 《克兰克比尔》(1901)) 《企鹅岛》(1908) 《诸神渴了》(1912) 夏尔·贝矶(1873—1915) :《半月丛刊》 亨利·巴比塞(1873—1935):《火线》《光明》 第三章 法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二、1919—1939年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概况 “长河小说” 罗歇·马丁·杜伽尔(1881—1957): 《蒂博一家》(1922—1940), 1937年诺贝尔文学奖 两个家庭:奥斯卡·蒂博和两个儿子安托万与雅克(还包括家庭总管德·威兹小姐和她的侄女吉丝);冯塔南夫妇和他们的儿子达尼埃尔和女儿贞妮 四条主线:1.两代人的矛盾冲突;2.战争; 3.人与人之间的沟通;4.性爱 第三章 法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Francois Mauriac,1885—1970):1952年诺贝尔文学 《给麻风病人的吻》(1922) 《爱的沙漠》(1925) 《蝮蛇结》(1932) 《苔莱丝·德斯盖鲁》(1927) 法国20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天主教小说家 +心理现实主义大师 第三章 法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1869--1951) 1909年《新法兰西评论》 1897《巴路德》、《地粮》(《人间食粮》) 20世纪初 :《背德者》(1902)、《窄门》(1909)、 《田园交响乐》(1919) 1925《伪币制造者》 1.放弃了传统小说的“逼真”原则,有意识地把小说与现实隔离开来。 2.“小说套小说” (1a mise en abyme)的叙事方式 3.提炼小说,“取消小说中一切不属于小说的元素”. 4.“听其自然”的创作原则。 第三章 法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三、1940年-90年代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概况 抵抗运动文学中诗歌创作最为活跃:阿拉贡、皮埃尔·埃马努埃尔扎、勒内·夏尔等。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9) :《情人》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1903-1987) :《阿德里安回忆录》、《苦炼》、《北方档案》 米歇尔·图尼埃(1924一 ):《礼拜五或太平洋的虚无缥缈之境》 勒克莱齐奥(1940一 ) :《沙漠》、《蒙多和其他故事》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1945一 ) :《环城大道》 第二节 罗曼·罗兰 一、生平与创作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 1866-1944):20世纪初期法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人民戏剧”?传记 ?现实主义小说 《约翰·克利斯朵夫》《哥拉·布勒尼翁》1913) 《欣悦的灵魂》(《母与子》,1922--1933) 1915年获诺贝尔学奖,以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第二节 罗曼·罗兰 1.把对社会人生的审视剖析由强调外部世界转变为注重内部世界。 2.其次在典型性格塑造上笔下的人物性格不是在对环境的依存关系中而是在跟环境的双向碰撞中得以展示。 3. 罗兰树立了正面性格结构的典范,他描写的正面形象都是多重性格的合成体。 4.对小说体裁的革新 第二节 罗曼·罗兰 二《约翰·克利斯朵夫》:4部10卷 一个具有伟大心灵的贝多芬式的人物: 奔腾不息的生命力; 2.高度自尊、自信; 3. 恪守信念,富有主见,敢于斗争; 4.博爱为怀 克利斯朵夫这一形象概括了西方整整一代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和精神面貌。 既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又是作者罗曼·罗兰价值观念和美学理想的外化。 第二节 罗曼·罗兰 开拓了小说艺术新途径: 1.小说“不以故事为程序而以感情为程序” ,以“表现心灵”来再现生活 。 2.在典型化的处理上,表现性格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并突出人的精神力量对社会环境的反弹和超越。 3.在正面性格的结构形式上,作品为现实主义文学开创了一种多方面多角度描写的典范 4.首创了“长河小说”及与之相辅相谐的“音乐小说”的小说艺术结构形式。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