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智退司马懿裴松之质疑“空城计”.docVIP

诸葛亮智退司马懿裴松之质疑“空城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诸葛亮智退司马懿裴松之质疑“空城计”

诸葛亮智退司马懿裴松之质疑“空城计”   历史小说《三国志演义》中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司马懿大军压境时导演的“空城计”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不过,史学家陈寿所撰《三国志“上搜旧闻,傍摭遗逸”,采纳史书达一百五十余种,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如今都已亡佚。裴松之在注释《诸葛亮传》时,引用了所谓“郭冲五事”。郭冲生活在晋代初年,离诸葛亮所在的时代不远,听说过诸葛亮的许多事迹,认为他“权智英略,有逾管(仲)、晏(婴)”,因而写了诸葛亮的“隐没不闻于世者”“五事”来弘扬他的丰功伟绩。其中之一,即诸葛亮在司马懿面前摆的这出“空城计”。按照郭冲的说法,诸葛亮屯兵万人在阳平,司马懿率领20万大军前来围剿。当司马懿逼近之时,诸葛亮已经来不及调兵,明显寡不敌众。手下将士都大惊失色,唯有诸葛亮依然神定气闲,命令军中偃旗息鼓,将士不得随便走出营帐,同时又命令打开四方城门,安排军士打扮成平民,同平时一样洒扫街道。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看到城内平静如常,想到诸葛亮历来用兵谨慎,就怀疑在这平静的背后是否埋有伏兵,遂不敢冒然进军,退兵去了北趣山。第二天吃饭的时候,诸葛亮对在座的将佐笑道:“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裴松之作为严谨的史家,认为“(郭)冲之所说,实皆可疑”,因此在引用郭冲的文字之后,“随事难(诘问)之”,提出自己的质疑。比如,根据史实,当诸葛亮驻扎在阳平的时候,司马懿还在当他的荆州都督,住在宛城,两人之间风马牛不相及。而且,要是司马懿真有20万军队兵临阳平城下,即使怀疑诸葛亮有伏兵,也可以包围他几天,不至于马上就率领大军离开啊! 《孔明智退司马懿》插图(局部) 尽管“空城计”收到史学家的质疑,但这个故事所体现的中国式计谋却为历代读者观众津津乐道,根据这个题材改编的文学戏曲绵延流传,不但通过说书、书籍、舞台表演,还借助各种工艺美术品上的图像来传播,变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美国洁蕊堂藏有一件清代康熙年间烧制的五彩凤尾尊,器腹通景绘此故事。凤尾尊器口斜着外撇摊开,虽然其边缘直径超过整器三围中的其他二围,器腹和器足,但是并没有让人感到头重脚轻,反而显得婀娜妩媚。大喇叭器口之下为一段直颈,通景绘另一三国故事。颈部下端略外撇,使侧影柔和,经短溜肩过度到鼓腹,腹下渐敛,收腰后至器足再外撇。胎体洁白用料考究少杂质,形制高大规整,釉彩肥润,图绘精工,不愧为为康熙朝五彩顶级佳器。 五彩人物故事图纹凤尾尊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 高47cm 美国洁蕊堂藏 凤尾尊自肩部以下通景描绘“诸葛亮城头焚香抚琴”和“司马懿调转马头”两个“空城计”故事中的关键场景。高高的城墙门洞之上,诸葛亮端坐在琴桌前,身边站两名侍从,一人捧剑,以红彩勾画,一人持鹅毛扇,以墨彩涂绘。诸葛亮头扎小巾,身着绿绸对襟氅衣,意气自若地面对司马懿大军。底下城门口三名军士乔装的平民正拿着扫把簸箕洒扫门道,旁若无人。司马懿军中一名白面?o须的少年将军骑白马已经到达城门口,他倒提一枝方天戟,红缨前带有两个对称月牙锋刃。他一定已经看到焚香抚琴的诸葛亮,感到非常惊讶,所以连忙拨转马头来向司马懿禀报。司马懿留着八字胡,骑一匹黄毛黑鬃马,头戴簪缨兜鍪,身披锁子甲,正以不相信的眼光回望着诸葛亮的方向。一名络腮胡子的马弁在他身后打着帅旗 康熙凤尾尊上精美绝伦的五彩瓷画可以在晚明《三国志演义》的木刻插图上找到其原型。两相对照,可见互为镜像,古代摹写图像的工艺经常会导致这种结果。两者构图如出一辙,一面是城楼上弹琴的诸葛亮,一面是在城下调转马头的司马懿。诸葛亮的左右站着捧剑执拂尘或者鹅毛扇的侍从,司马懿背后立着挥舞帅旗的马弁。城门洞里都能看见一扇斜开的厚实城门。因为瓷瓶的画工手边有五彩颜料,凤尾尊这种高档陈设瓷要求色彩鲜艳绘工精细吸引人眼球,瓷画上的细节更为丰富。诸葛亮背后竖起一架大立屏,屏风上绘青绿山水,城楼上布置成房间,一边扎起了绣花帷幕,城墙一侧还窜出来浓绿树枝。瓷画上的司马懿倒提长枪,衬托出他沮丧的心情,司马懿周围随从末将穿着整齐,与城内诸葛亮阵营相互对峙呼应。而版画插图上的次要人物则散漫无章法,城门旁一人在自顾自扫地,司马懿马前的一堆人手中拿的与其说是武器,不如说是道具,应该是司马懿有秩序的部下,却成了闲散的看客,让马上的统帅形只影单,仅仅与其掌旗的马弁作伴 这幅晚明《三国志演义》的木刻插图还在一件康熙五彩盘上留下了另外一个版本。两者构图走向一致,不过瓷画删繁就简,把主人公诸葛亮几乎边缘化出了画面。城楼只占盘心画面的三分之一,只见城楼不见带垛口的城墙。诸葛亮身边无侍从,就一人在城楼上弹琴,楼下仅有一位小厮手拄扫把,眼望司马懿一行逃窜。司马懿一行三骑,加掌旗的马弁,回头带着仓皇的神色逃离城门口,画面背景是一堆巨石夹杂各色树木,借用了庭院一角的布置俗套。 五彩人物故事图纹凤尾尊(局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