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财产犯罪的.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财产犯罪的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一、抢劫罪 (一)概念与构成 1.犯罪客体 对象:是否包括不动产? 2.客观方面: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 (1)关于暴力的理解 第一,暴力的对象:A 不包括对物实施; B 对人实施暴力时,人的范围:是否仅限于财物的直接持有者?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关于暴力的限度:上限与下限 A 关于下限:一种观点认为,足以抑制对方的反抗(张明楷);一种观点认为,不需要程度要求,只要在事实上抑制了反抗,即可认定为暴力(高马书)。 B 暴力上限:是否包括故意杀人?即抢劫致人死亡的理解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5月26日《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指出:“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行为人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请思考:(1)杀人和劫取财物的先后及关系;(2)为灭口而杀人的,灭口的故意能否产生于劫取财物前?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2)关于胁迫的理解 第一,胁迫的对象。 第二,胁迫的内容:当场使用暴力,这是与敲诈勒索罪区分的关键。 第三,胁迫的方式。 (3)关于其他方法的理解 注意其中的因果关系 (4)当场劫取财物:如何理解当场? 3.犯罪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二)抢劫罪的认定 1.罪与非罪的界限。 2.本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3.本罪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界限 4.本罪与故意杀人罪。 5.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界限。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6.主观目的与抢劫罪的认定。 7. 本罪与强交易罪的界限。 8.司法解释一个问题 9.关于抢劫特定财物行为的定性 (1)毒品、假币、淫秽物品; (2)赌资、违法犯罪所得; (3) 家庭成员的财产 10.本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11.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抢劫欠条行为的定性 12. 使用暴力当场向他人“借款”并致人轻伤的如何处理 (三)事后抢劫的认定 1.概念与特征 2.问题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一,2005年司法解释:关于转化抢劫的认定 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未达到“数额较大”,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但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盗窃、诈骗、抢夺接近“数额较大”标准的; (2)入户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诈骗、抢夺后在户外或交通工具外实施上述行为的;? (3)使用暴力致人轻微伤以上后果的; (4)使用凶器或以凶器相威胁的; (5)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抢夺罪为抗拒抓捕当场实施暴力致人轻伤的如何处理?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四)携带凶器抢夺 1.概念与特征 2.司法解释:关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认定 《抢劫解释》第六条规定,“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抢夺,但有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准备的,不以抢劫罪定罪;行为人将随身携带凶器有意加以显示、能为被害人察觉到的,直接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行为人携带凶器抢夺后,在逃跑过程中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四)抢劫罪的处罚 1.入户抢劫的 2000年司法解释指出:“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2005年司法解释:关于“入户抢劫”的认定 根据《抢劫解释》第一条规定,认定“入户抢劫”时,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确实具有上述两个特征的,也可以认定为“户”。 二是“入户”目的的非法性。进入他人住所须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抢劫行为虽然发生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