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对大鼠损伤背根节神经元异位自发放电的抑制作用论文.docVIP

丙戊酸钠对大鼠损伤背根节神经元异位自发放电的抑制作用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丙戊酸钠对大鼠损伤背根节神经元异位自发放电的抑制作用论文.doc

  丙戊酸钠对大鼠损伤背根节神经元异位自发放电的抑制作用论文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痛 Effect of sodium valproate on ectopic spontaneous discharge of injured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 in rats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odium valproate on ectopic spontaneous discharge (ESD) in injured dorsal root ganglion (DRG) neurons. METHODS: Single dorsal root fiber injured DRG neurons valproate valproates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ES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CONCLUSI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sodium valproate inhibits the number of ESD from injured DRG neurons. This may lay a foundation for using sodium valproate peripherally as analgetic. 【Key valproate, VPA)对损伤背根节神经元异位自发放电的影响及其时间和剂量关系. 方法: 分离背根单纤维,引导来自损伤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神经元的异位自发放电,观察不同浓度VPA对放电频率和放电模式的影响. 结果: VPA可抑制异位自发放电,降低其放电数,并具有剂量依赖关系. 结论: 局部应用VPA可抑制DRG神经元自发放电,这可为外周应用VPA进行镇痛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神经节,脊;异位自发放电;丙戊酸;神经病理性痛 0引言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 VPA)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的抗癫痫药物,1988年Sorensen[1]报道了临床采用VPA和丙戊酸镁预防治疗偏头痛.freelg/kg, ip)麻醉后,在腰椎水平切开背部皮肤、分离肌肉,暴露左侧L5椎间孔插入适当直径小钢柱,制备DRG慢性压迫损伤模型[5]. 1.2方法 1.2.1 溶液配制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 ACSF)成分(mmol/L): NaCl 130, KCl 3.5, NaH2PO4 1.25, NaHCO3 24, Glucose 10,.freelol/L HCl调pH至7.4,置4℃冰箱中备用. 实验所用药品以上述ACSF配制. 1.2.2离体DRG标本的制备及背根纤维放电的引导选择术后2~8 d的大鼠,戊巴比妥钠(40 mg/kg, ip)麻醉,在背部L1~L6处行椎板切除术,充分暴露两侧L5 DRG,小心游离L5 DRG及其相连的脊神经和背根约2 cm,置950 mL/L O2+50 mL/L CO2饱和的人工脑脊液中平衡30 min. 将DRG标本放入特制的灌流槽内,以ACSF对DRG进行灌流,流速1~2 mL/min,温度控制在(33±1)℃,连接DRG的背根经槽间缝隙放入盛有石蜡油的小槽内,在体视显微镜下从背根分出约20 μm直径的神经细束,将中枢端悬挂在白金丝引导电极上记录DRG单纤维放电,槽间缝隙用凡士林隔开. 如记录到多个单位的自发放电,则继续细分,直到所观察的细束中只有一个自发放电单位时开始实验记录. 放电经记忆示波器(VC11型)显示后通过A/D板采集放电信号,采用计算机记录原始放电图和放电密度. 记录到自发放电后稳定5 min后,分别以含1,5,10和20 mmol/L VPA的ACSF进行灌流,观察放电频率的变化. 通过刺激坐骨神经,测量刺激电极与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及外周刺激引发动作电位的潜伏期,计算神经传导速度以对神经纤维进行分类. 速度大于2 m/s为A类神经元,小于2 m/s为C类神经元[6].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以x±s表示. 将用药前在ACSF浸浴条件下3 min基础放电频率的平均数作为对照值,用药后每分钟的平均放电数作为测定值,采用SPSS软件对药物作用后放电数降到最低时3 min的放电频率平均值与加药前对照值的比较进行配对t检验. 2结果 2.1损伤DRG神经元自发放电的一般特点在16例慢性压迫损伤的DRG,离体记录了95条单纤维的自发放电活动,其中92条的传导速度在5.0~43.0 m/s范围内,属于A类有髓纤维,其余3条为C类纤维,传导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