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表达的临床研究论文.docVIP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表达的临床研究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表达的临床研究论文.doc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表达的临床研究论文 .freeletastasis and prognosi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Methods Microscopic sections from47specimen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agnification to identify areas of top capillary density,and the parallel sections munohisto-chemically arker for endothelial cells to determine the microvascular density(MVD)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vessels per high-poicroscopic field.Tples of normal endometriumetrial carcinoma al endometria(P 0.01),and enopause than before menopause(P 0.05).②MVD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or grade,surgical stage,myometrial invasion and lymph node matastasis(P 0.01,P 0.05).③As MVD or malignancy,infiltration and metastasis,and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prognosticator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Key etrial cancer;angiogenesis;microvessel density;clinical pathology;prognosis;immunohistochemistry 子宫内膜癌是原发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早期内膜癌的治愈率较高,而伴发转移的患者预后极差。由于取材不方便或易误诊为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率往往低于宫颈癌,因此有关子宫内膜癌转移及患者预后的研究依然是内膜癌基础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 实体肿瘤的生长和代谢需要持续的血管生长以维持营养供应,血管生成是肿瘤恶性转化、生长和转移的生物学基础与重要环节。将子宫内膜癌接种到鸡绒毛膜尿囊或兔角膜时会诱导血管生成,应用血管介入技术在子宫切除标本中发现内膜癌周围有混乱丰富的血管,均说明子宫内膜癌具有血管生成活性。自VD)研究乳腺癌中血管生成与癌肿发展预后的关系以来,大量的研究结果已表明MVD是前列腺癌、肺癌、胃癌及卵巢癌等多种肿瘤的重要预后因素。但现有研究报道对MVD能否作为一项衡量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不一。因此,拟通过测定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VD的表达情况,比较MVD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转移、预后的关系,探讨MVD在临床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方面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1998年1月―2000年1月的子宫内膜癌存档标本47例,患者年龄27~78岁,平均53.45岁。绝经前发病18例,绝经后发病29例,随访时间为5~6年,随访率100%。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37例,腺鳞癌4例,腺棘癌2例,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2例,透明细胞癌2例。组织学分级:G 1 19例,G 2 22例,G 3 6例。FIGO临床分期:Ⅰ期35例,Ⅱ期1例,Ⅲ期9例,Ⅳ期2例;肌层浸润深度≤1.2者34例, 1.2者13例;有阴道转移者1例,卵巢转移者6例,淋巴结转移者6例,大网膜转移者1例。另取20例因良性病变切除子宫的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为对照组,患者年龄27~54岁,平均44岁。所有研究对象术前均未接受放疗或化疗。 1.2 试剂及仪器 德国Leica石蜡切片机,湖北亚光摊片机、烤片机,日本Olympus显微照相系统,微波炉、温箱、耐高温染色架等。兔抗人多克隆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即用型SABC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及粘片剂POLY-L-LYSINE均购自武汉博士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切片制备及染色 采用PBS液代替一抗作阴性空白对照,用已知的阳性切片作阳性对照。石蜡包埋标本常规制片,4μm连续切片2张,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3%过氧化氢溶液室温培育10min,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复合消化液10min,5%BSA封闭液室温20min。然后,按SABC法进行染色,一抗稀释度为1∶150,PBS代替一抗作阴性空白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