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免疫分子之细胞因子 - 吉林卫生学校
吉林职工医科大学吉林卫生学校翟德智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的概念 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 细胞因子的种类及生物学活性 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的概念 细胞因子(cytokines)是机体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具有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小分子的多肽(低分子蛋白质)。 细胞因子根据产生细胞的不同有: 淋巴因子(淋巴细胞产生的) 单核因子(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 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干扰素(interferon,IFN)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 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 7.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影响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涉及到感染免疫、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移植免疫等诸多方面。 8.以非特异性方式发挥生物学作用且不受MHC限制。 9.天然细胞因子大多是在近距离发挥局部作用 大多是通过自分泌方式(autocrine,即作用于自身产生细胞)和旁分泌方式(paracrine,即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短暂性地产生并在局部发挥作用。少数有类内分泌的作用。 10. 细胞因子的作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通过合成分泌的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的相互调控、生物学效应的相互影响而组成细胞因子网络(addidveeffect)也可以取得协同效应等。(synergy),甚至取得两种细胞因子单用时所不具有的新的独特的效应。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 一、细胞因子的分子结构 不同细胞因子之间的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多数细胞因子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不超过60kD,多由100个左右的氨基酸组成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大多数细胞因子带有糖基。 二、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都是通过与靶细胞表面高亲合力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受体与其它膜表面受体一样,均由3个功能区组成,即膜外区(细胞因子结合区)。跨膜区(疏水性氨基酸富有区)和膜内区(信号传导区)。细胞因子受体存在有单链、双链或三链不同形式的结构。最近的研究发现,有些细胞因子受体共同使用一条多肽链,如IL-3、IL-5和GM-CSF共同使用同一β链,IL-2、IL-4和IL-7共同使用同一γ链。由于细胞因子在受体水平存在相似性,因而会使用共同的信号传导途径,发挥类似的生物学效应。根据细胞因子受体膜外区的氨基酸序列,可将其主要分为三个受体家族: 1、造血生长因子受体家族(HPR)大部分细胞因子如IL-2、3、4、5、6、7、9等的受体均属于这一家族,其典型结构特点是含有Trp-Ser-X-Trp-Ser(W-S-X-W-S)的五联保守序列,与细胞因子结合功能密切相关。 2、lg超家族 IL-1受体、M-CSF受体等属于这一家族,IL-6受体同时含有lg超家族和HPR家族两个结构区。这一超家族的特点是均在膜外区含有lg样的分子构型,每个lg样功能区由100个左右的氨基酸组成,通过二硫键形成稳定的发夹样反平行的β片层折叠结构。 3、干扰素受体超家族 干扰素α和β共用同一个受体,与干扰素γ受体的结构有类似之外,均含有一段200个氨基酸的保守序列,其中4个半胱氨酸是共有的。 细胞因子的种类及生物学活性 (一)白细胞介素 (二)干扰素 (三)肿瘤坏死因子 (四)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 在1979年第二届淋巴因子的国际会议上,将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细胞因子命名为白细胞介素(IL),并以阿拉伯数字排列,如IL-1、IL-2、IL-3。 随着分子免疫学的研究进展,不断有新的IL被命名,迄今已正式命名到IL-15,可以预期,还会有更多的IL被发现。目前的研究发现,许多IL不仅介导白细胞相互作用,还参与其它细胞的相互作用,如造血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神经细胞、成骨和破骨细胞等的相互作用。 干扰素 什么叫干扰素(IFN)? 干扰素制剂如何分类? 临床上常用的干扰素有哪些制剂? 干扰素有哪些不良反应? 什么叫干扰素(IFN) 自1957年发现干扰素以来,已知晓干扰素是真核细胞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而自然形成的一组复杂的蛋白质。 如果用医学上更为详细的说法则是:干扰素是由病毒和其他种类的干扰素诱导剂,刺激多种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这种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增殖(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作用。 干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对热稳定,4℃可保存很长时间,-20℃可长期保存其活性,56℃则被破坏,pH(酸碱度)2-10范围内干扰素不被破坏。干扰素的作用具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