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年镇村名由来
青年镇村名由来浅析
李 保 产
笔者对青年镇所属共43个自然村的村名由来调查后发现,其村名由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以景物为村名”,“以姓氏加地理位置或景物为村名”,“以历史名人事件或传说为村名”,“以特产加姓氏为村名”,“以姓氏为村名”等几种。
一、 景物为村名
青年镇西北隅有个叫洪山庙的小村庄,村东小学校内有座洪山庙,村子正中有棵老槐树。洪山庙原叫朱家寨。传说从前一长工有年给朱家寨一朱姓财主家种高粱。掌柜的让长工定(间)高粱苗;长工隔一乍远留一棵高粱苗。回到家里,掌柜的对长工说:“你留那么稠,高粱能长大吗?”长工只好再把高粱苗拔掉一些。拔了一边又一遍,掌柜的仍嫌高粱苗太稠密。最后长工干脆把一块地的高粱苗拔得只剩四角四棵,之后便悄悄离开了。
转眼已是秋收时节。这天,掌柜的来到高粱地,只见那四棵高粱长得又高又大,红红的大高粱穗低垂着头。他抱住高粱不断用力摇起来,高粱粒雨点般纷纷落下来;最后朱掌柜地里的高梁粒堆得象小山似的。夜里,他做个梦,梦见一白髯仙人告诉他,给他种地的那个长工是既善于耕种又乐于助人的洪山爷。秋收后,朱掌柜出资请人在村东头建一座洪山庙,专门供奉洪山爷。从此他和村民逢年过节都要到庙里进香跪拜。
据载,洪山是位出身贫寒的雇农,他耕种技术高超并助人为乐,使很多人家的庄稼获得丰收。洪山死后,人们念其功德,尊称其为“洪山爷”,并立庙以祀之。据洪山庙村洪山庙碑文记载,宋真宗(997-1022年)时,村居民均系朱氏之家,故村名朱家寨。后有谢、金、许、王、孙、常、杨诸姓相继迁入。宋宁宗(1194-1224年)时,村中一朱姓人家家计颇丰,夫妇忠厚朴实,乐善好施;其变卖田产,于村东建洪山庙一座。因此有“真宗朱家寨,庙宇始宁宗”之说。洪山庙建成后,原村名从此被庙名所取代。
乾隆27年,时庙宇因年久失修,大部破败。村民王文、孙国民夫妇募集资金重建。1930年,村人于此设私塾。1932年,改私塾而兴办育英小学堂。解放后庙宇被毁。1992年,村民集资重建洪山庙。
洪山庙村中原有三棵老槐树,现存一棵。传说系朱姓先民明朝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后所植。2004年7月12日,漯河市及郾城县文物部门为研究沙澧文化,派专家对此树进行考证,测得胸围2.36米,高2.90米,迄今已有600年历史,系稀有古树名木;并拨专款予以保护。市县新闻单位特作专题报道。老槐树树干虽已中空,但年年枝繁叶茂;尤其树干皮部纹理呈螺旋状上升,别有特色。
此外,庙王村因原村有关爷庙而称关羽庙王,简称庙王。将军庙村因曾有唐白马将军李愬庙而名。回墓村因原有回族头领墓——回王墓而得名。砖桥村东汉时称征羌城(征羌国),后又称古城店、新寨集、太和寨等。后因寨内坑塘及围寨壕沟上多砖砌拱桥,有“一里三拱桥”之称而名。
二、以姓氏加地里位置或景物为村名
清末民初,河李村人李秀峰是个大孝子。其继母很想去武当山大金顶进香朝拜;但因路途遥远和行动不便难以成行。为实现继母的夙愿,他决定在村里依大金顶原样建小金顶。于是数次南下,亲到武当山大金顶取样。历经10年艰辛,先后变卖40亩田产,终于1912年建成小金顶。小金顶建成后方圆前来进香朝拜者络绎不绝,大孝子的名声逐渐远播。小金顶因被载入1937年《西华县志·续志》。
1954年小金顶被毁。1996年,李秀峰第五代孙,广州飞华企业发展公司总经理李满盈为家乡河李村捐资238600元,为村里修建2300米柏油路,并向许慎陵园捐资10万元。同年,经郾城县有关部门批准,李满盈出资20多万元重建小金顶;建成后,被郾城县人民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政府曾数次往中原迁民。河崔村崔氏先祖兄弟4人携外祖母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河南。按当时明朝法律,同族至亲不能居住在同一地方。于是老大与外祖母迁居临颍县崔庄,二弟居西华县焦岗村,三第居泌阳县沙店村,四第居砖桥西汾河边,取名河崔村。后来,河崔崔氏部分后裔又先后迁居现青年镇段庄,万金镇前崔,商水县巴村镇崔庄,及长葛县老城镇卢庙和西平县五沟营镇大崔等地。
河李村、河崔村和海子王村、沟渠李村因村子分别傍汾河和枯河,并加以村人姓氏而为村名。庞墩村因古时临汴(开封)汉(汉口)官道,道旁有守卫征羌国的烽火台故墩,并加以村人庞姓而名。双庙郭因村内曾有两座庙宇,村人又多姓郭而名。
三、以历史掌故为村名
冷饭店村北靠枯河,位陈、蔡之通衢。孔子曾从鲁国赴陈、蔡、汝、颖等地周游列国。一天早晨,孔子一行来到陈地即现在的冷饭店村一家小饭馆吃饭,孔子看饭店师傅待会儿才能把饭做好,便向人们讲起学来。师傅把饭菜做好,端上桌子,孔子只顾滔滔不绝地演讲;等他们一行吃饭时发现饭菜早已冰冷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400字作文稿纸A4打印模板-400字作文稿纸[参考].doc VIP
- 物业三标体系培训.pptx VIP
- 7838G_Ren Jiansheng LD-Parex芳烃联合装置工程变化_04_20.pdf VIP
-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ppt VIP
- 《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标准.doc VIP
- PCS-9621_120189站用接地变保护装置说明书.doc VIP
- 2024甘肃武威凉州区发放镇招聘专业化管理的大学生村文书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秋新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 党员转正申请书范文3篇.doc VIP
-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