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万吨加氢裂化装置开工总结资料
独山子石化 9月3日下午15:00分,硫化氢穿透反应器,维持系统H2S≮3000ppm,反应器入口提至230℃,恒温硫化,按照UOP要求,在此低温硫化阶段,需完成注入理论注硫量的75%,且至少维持12h;至4日凌晨4:00点230℃第一阶段低温硫化结束。 第二阶段为高温硫化阶段,反应以≯17℃/h升温、系统中H2S≮10000ppm;自4日凌晨4:00点开始升温,至21:00点反应器入口温度296℃,裂化床层入口达到290℃,此时,循环氢加热炉炉膛温度已达800℃,换热流程调整到位,已没有手段继续升温,无法满足精制催化剂315℃的硫化要求。 21:02分,循环机干气密封低压端漏气压力突然增大,机组联锁停机,高温予硫化阶段终止; 装置泄压至0.7MPa,引中压氮气置换、降温,组织更换干气密封。用时72h。 独山子石化 7日19:00点循环机开机运行将反应床层温度全部降至200℃以下;19:30分开新氢机反应系统升压,至8日上午10点,反应系统升压至12.0MPa,,反应器入口温度≤170℃,10:45分启动高压泵,引入低氮油,14:00注入DMDS,再次予硫化开工; 由于受到循环氢加热炉的限制,经与UOP商量,决定精制、裂化均以290℃为高温硫化的最高温度,以床层无温升、冷高分界面不再上升为予硫化结束条件,至10日凌晨6:00点,催化剂予硫化结束。 本次催化剂予硫化,受到装置设备故障的影响,造成低温、高温两个硫化阶段分开进行,用时12天,DMDS使用90t,为理论使用量的2倍; 由于UOP设计注硫采用计量泵标定后按泵量计量,实际计量泵行程随着泵的运行出现松动,计量不准。综上,造成催化剂上硫率未能计算,对予硫化的效果未能评价。 独山子石化 2.6 切换VGO 予硫化在290℃阶段,裂化床层开始出现反应,反应分馏循环的低氮油逐步减少,重新外引部分低氮油,控制精制段入口温度290℃,裂化段入口280℃,且裂化各床层入口呈3℃递减控制。按照UOP要求,切换VGO需在4h完成,按10t/次、每次间隔20min的速度逐步完成VGO与低氮油的切换,在切换过程维持精制、裂化温度稳定。 10日凌晨6:45分开始切换VGO, 至10:45分完毕,反应进料120t/h,在此进料条件下,全面调整操作,至11日晚23:30分,轻石、重石、轻柴、重柴、尾油等产品陆续合格进罐。 9月17掺炼CGO,由于CGO性质中氮含量在5000ppm以上,按照设计要求,混合进料的氮含量控制在1080ppm,控制掺炼比13%。 独山子石化 三、装置主要操作条件 产品性质分析 独山子石化 开工运行1个月后,10月18-20日进行的装置符合性标定来分析,2个月后,11月20日装置进行了设计负荷标定,从标定分析,装置总体运行较好。 3.1 从混合进料性质分析,由于CGO氮含量偏高,按照设计混合进料氮含量为依据,控制掺炼CGO比13%,远低于30%的设计值,进料性质中硫含量、残碳、金属镍、钒、铁、硅均低于设计值。氮含量和氢含量与设计进料大致相同。设计进料中没有钠,但实际钠含量为1.18wppm,相对较高,若带入1-3%的钠,则催化剂失活50%;若催化剂上钠含量超过0.25%,则催化剂不能再生,所以要注意原料中钠含量的控制。 独山子石化 原料性质 序号 项目 设计混合进料性质 (CGO掺炼30%) VGO CGO 混合(CGO掺炼13%) 1 密度,kg/m3 / 878.5 898.8 881.8 2 HK,℃ 321 324.0 237.0 308.0 3 2%,℃ 346 349.0 298.0 355.0 4 10%,℃ 358 375.0 355.0 383.0 5 30%,℃ 389 403.0 379.0 406.0 6 50%,℃ 412 424.0 390.0 424.0 7 70%,℃ 438 445.0 402.0 445.0 8 90%,℃ 470 474.0 423.0 476.0 9 98%,℃ 510 500.0 452.0 505.0 10 硫,%(m/m) 0.85 0.566 0.860 0.618 11 氮(mg/kg) 1082 671.3 6260.4 1058 12 沥青质(m/m%) / 0.015 0.032 0.01 13 残炭,% 0.16 0.02 0.02 0.01 14 铅(mg/kg) / 小于0.2 小于0.2 小于0.2 15 铁,μg/g ≤2.26 1.14 0.54 0.69 16 镍+钒,μg/g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