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名校】全国卷一高考历史模拟1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资料.doc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高考历史模拟1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1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注释) 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B.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D.朱熹提出“存理灭欲”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本题主要考察了“礼治”,“兼爱”、“非攻”、“无为而治”和“礼治”无关,故A、B项错误;“天人感应”能一定程度上限制君主的权力,能体现对君主行“德治”的期盼,故C项正确;“存理灭欲”不是对政治权力的期盼,故D项错误。 2、《春秋》中有一段记载,提及公元前651年,周王力不能及,齐侯乃召集有关诸侯在葵丘互相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的流通。约三百五十年后,孟子又提及葵丘之盟,可是他表示不满:盟誓自盟誓,会后各国仍自行其是。据此可以推论出(  ) A.周王室的中枢权力不可取代 B.孟子主张中央集权 C.诸侯国对农业重视不够 D.霸主齐侯并无影响力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孟子不满的是盟誓后各国自行其是,即诸侯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力量来组织修水利、抗天灾,因此,孟子主张由强有力的中央来统一组织,但是并不一定是由周王室来组织,故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盟誓有关水利修筑的规定,可知诸侯国重视农业,故C项错误;齐侯能召集会议并达成盟誓说明其有影响力,故D项错误。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各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下列属于墨家思想的是(  ) ①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②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③凡与法君为九主,从古以来,存者亡者,□此九已 ④幂人掌共巾幂.祭祀.以疏布巾幂八尊.以画布巾幂六彝.凡王巾皆黼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4、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长期被推祟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里,“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 A.儒法合一、外儒内法 B.儒家不再强调“民本”思想 C.新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 D.法家思想专制原则的胜利 【答案】D 【解析】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指的是法家学说的内容不再为人们所推崇;反过来,儒家学说被长期被推崇为官方教义,也不是指儒家学说的内容。那么,我们应该理解“被推崇为官方教义”这几个文字的表达,看出官府推崇儒家学说、实行“独尊儒术”实质上是对法家控制思想的做法的继承。 5、时人有云:治国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该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  ) A.儒家的“为政以德”思想 B.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C.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 D.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 【答案】B 【解析】 6、某书以“崩溃与重建”为题,阐述中国古代思想学术发展、变化。结合下面书影分析,这里的崩溃是指(  ) B.汉代经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答案】B 【解析】从“异端学说发难”和“皇帝被抛弃”可知与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不符,故A项错误;汉代经学是指董仲舒吸取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的新儒学体系,可以用于解决题中“异端学说发难”“自然灾异作祟”“儒家经学途穷”的问题,且汉初王国问题严重影响中央集权,与题中“皇帝遭到抛弃”相符,故B项正确;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在儒学地位受到冲击的形势下兴起的,与题中“自然灾异作祟”“儒家经学途穷”“皇帝遭到抛弃”无关,故C、D项错误。 7、鲁国和晋国先后公布了成文法典,孔子评论说:“贵贱不乱,才是法度。现在造了刑鼎,使百姓的眼光都集中在鼎上,还用什么来尊重贵族呢?贵贱失了次序,还用什么来治国呢?”这反映的是(  ) B.战国时法家思想已成主流 C.孔子思想中有保守性成分 D.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成文法的国家 【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讲述公布成文法是对旧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否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的创立者,从材料可知,他反对公布成文法,不能体现儒家思想的进步性,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孔子反对公布成文法体现出其思想中的保守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最早颁布成文法是哪个国家,故D项错误。 8、“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不需要外在神灵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热激情或追求超世的拯救,在此岸中达到济世救民和自我实现。”下列思想与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