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鉴赏诗歌景物形象(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高考鉴赏诗歌景物形象(涂)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 ——2014届高三一轮复习 鉴赏景物形象的一般思路为: 常用术语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幽僻冷寂、恬静优美、闲适恬淡、苍凉悲壮、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清幽明净 、清新明丽 、雄奇优美等 鉴赏古诗形象的要点在于鉴赏意象。高考考查意象,作答时须由浅入深地从三个角度入手:①找意象,②析特点,③说作用。 分析意象的作用,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2)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它通常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 (3)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 “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及“一腔的爱国情”。 意象在具体诗歌中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则由具体诗歌决定。 (4)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现在咏物诗中。 (5)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贯穿始终,则往往为线索。 答案(二) [阅卷者说] 1.失分缘由:这两个答案表面上似乎答出了意象的作用,但实际上未能准确地答出。答案一答出了乌鸦渲染氛围的作用,但对意象最主要的表情达意作用却未提及。对“马”的作用的分析,虽然注意到了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但用“象征”一词解释其表现手法不准确。答案二虽然点出了“衬托”这一关键作用,但乌鸦的反衬作用未分析到位,“乌”“欲栖”,本诗是用乌鸦的归巢反衬自己的难归。另外,分析两个意象的作用,既要分别作答,又要合起来作答。两个答案均未做到这一点。 2.满分要点:解答此题,首先要全面把握意象的作用,接着要结合诗句准确分析其在全诗的作用,最后还要注意答题的规范:写准关键词,突出关键词。 [参考答案] 诗中的“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瘦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累、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苦。 * * * 景 境 情 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景物 特征 色调 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前两句写了什么景物? 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藤、树、鸦”三个词分别用枯、老、昏三个字修饰,写尽了秋之萧瑟,荒凉(特征)。(哀景) ★小桥、流水、人家,显得安详、静谧、温馨(特征)。(乐景) 与上句景象形成反差,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作者的悲苦(情感)(自己飘零异地他乡,不能享受安详、静谧、温馨的生活)。 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悲凉(情感) (景物形象的作用:衬托) 鉴赏景物 找出形象 分析特征 体味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理想、追求、价值观等)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 班马:离群之马。 ★试分析“孤蓬”“浮云”“落日”“班马”四个景物的特征,通过这些景物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孤蓬、浮云:随风飘转不定(特征), ▼落日: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特征) ▼班马:离群的马(特征), (景物形象的作用:比喻) ▼比喻友人行踪不定,再着一“孤”字,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情感)。 ▼隐喻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情感)。 ★喻指诗人与朋友的分别,马儿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情感)! 景物形象鉴赏题 如何规范作答 命题模式: (1)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