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保健推拿.ppt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保健推拿 王艳国 一.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稚阴稚阳”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脾胃病:小儿消化不良、厌食、积食、 功能性便秘、腹泻 ?肺病:反复感冒、咳嗽和肺炎 二.小儿药物治疗困扰 ?药物治疗为主导,但存在较为严重的抗生素应用 不规范,以及中西口服药难以服用等问题 三.小儿推拿优势 ?小儿推拿的手法和穴位总体较为简单易学,在预防小儿常见病和孩子强身健体方面非常适宜在儿童家长中普及推广。 四.小儿推拿常见五种穴位 蛛网膜下腔 出血 腔隙性梗死 摩腹 捏脊 四神聪穴 按揉足三里 迎香穴 五种穴位 1.摩腹 摩腹作为保健按摩方法已应用了上千年,古人一般是在饭后自己常做摩腹以促进消食。唐代名医孙思邈说过:“腹宜常摩,可祛百病。”宋代诗人陆游也常作“摩腹功”。他们都成了古代闻名的长寿者。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是调控经络气血运行的中心部位。中医认为摩腹则能通和上下,去旧生新,调理脏腑,除外邪、安五脏,恢复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起到防治全身疾患的作用。 位置 整个腹部,具体一点就是为两个肋弓和两个髂嵴之间的区域。 手法操作首先要患儿仰卧或半躺在父母怀抱。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左右。每次操作1-3分钟。 操作 ?摩腹的操作关键是腕关节要灵活,做柔和以及稍微深透的环形运动,一般不带动皮肤下的肌肉。一般认为顺时针摩腹具有通泻作用,逆时针具有补益作用。 ?本疗法一般宜在食后半小时进行,不宜空腹进行。 ?摩腹若用于调理慢性病,须持之以恒,方能显效,不可操之过急。 ?若遇急性腹痛,首先得查明原因,不可贸然以本疗法治之,以免造成不良后果或延误病情。 注意事项 现代医学证明,摩腹不仅可以调节胃肠道的蠕动功能,而且还能加强胃肠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时增强胃肠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使粪便尽快排出体外,减少了糟粕中有害物质的吸收和对肠道黏膜的损伤,防止胃肠消化功能失调。临床上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厌食、腹胀、功能性腹痛、腹泻、便秘等。本疗法极为简易,疗效确实,可单独应用,也可配合其他疗法同用,常与捏脊、按揉足三里合用,作为小儿保健手法。 功效 适用年龄:不限年龄。 2.捏脊 捏脊法在晋代医书中就有记载,至今已1700多年历史,该方法有建国后北京冯泉福家族应用最有影响并自称冯氏小儿捏脊流派,得以发扬。捏脊既可以治病,又可以作为儿童的日常保健手法。 位置 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操作 患儿俯卧在床上,后背皮肤裸露。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背脊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和体质可捏拿4-6遍。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有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功效 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临床用于小儿疳积、腹泻、腹痛、便秘等。 捏脊初次操作,儿童背部皮肤一般有些疼痛,几次后会感到非常舒服并有依赖感。双手操作主要要依次交替连贯捏拿皮肤,要捏捻,不可拧转。捻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以皮肤微红为宜。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注意事项 适用年龄 适于半岁以上,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 3.按揉足三里 古今大量的临床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古人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就是说足三里穴日常要经常按揉或艾条烤等方法以强健身体。古人还认为常按揉足三里相当于每天进补一只老母鸡的效果。 位置: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简易取穴方法: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按揉法操作要点是用单手拇指罗纹面置于足三里穴处,余指置于对侧或相应的位置以助力。腕关节悬屈,拇指和前臂部主动施力,进行节律性按压揉动。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