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德州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德州二模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夏日的白洋淀,荷花盛开的时候,蓝色的湖面像情豆初开的少女,妩媚而矜持;湖水青青,临风不乱,遇雨不浊。 ① ,而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自然清雅,一颗尚未修饰的明珠,纯朴不俗,(凝聚/聚集)了天地难得的气韵和灵性。白洋淀很美,但不只是美在景色本身,(而/更)在于回归自然的美妙感觉,让人可以享受自然恩赐的平和。脱下约束着脚的鞋子,把双足涤荡在水里,闭上双眼感觉放任和散漫的趣味,深吸一口,空气中荡漾着青荷莲子的香气,是一种天然纯粹的清纯。乘船飘荡在淀里,能看到很多来回穿梭的船只,有些船只很独特: ② 。撑船的多是(矫捷/矫健)的老翁,虽然是一个人划桨,速度却和机动船不相上下。鱼鹰、草帽和渔夫,再加上微微起伏的波浪和满淀的荷花,让人产生置身江南的那种湿漉漉的的梦幻感。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矜(jīn) 情豆 B.璞(pú) 纯粹
C.散(sǎn) 飘荡 D.撑(zhǎng) 梦幻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凝聚 更 矫健 B.凝聚 而 矫捷
C.聚集 更 矫捷 D.聚集 而 矫健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它不似西湖那样富贵华丽,也不似洞庭湖那样烟波浩淼 ②很多鱼鹰落在船上
B.①它不似那富贵华丽的西湖,也不似那烟波浩淼的洞庭湖 ②很多鱼鹰落在船上
C.①它不似西湖那样富贵华丽,也不似洞庭湖那样烟波浩淼 ②船上落着很多鱼鹰
D.①它不似那富贵华丽的西湖,也不似那烟波浩淼的洞庭湖 ②船上落着很多鱼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从3月以来网络上陆续曝光的“001A型航空母舰”照片得知,这艘航母似已涂装红色底漆,舰岛上已开始安装玻璃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人民的名义》收获观众热情点赞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继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又一历史性战略选择
A.“知音”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努力挖掘文本内涵,提炼出创作主旨。
B.“粉丝”对特定文本具有敏锐的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他们的辨别方式具有主观随意性。
C.“知音”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他们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知音式文艺批评的旨趣更理性、客观。
D.“粉丝”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他们能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的新文本有的能与原作相媲美。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引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故事,叙述详细生动,意在引发读者兴趣,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
B.文章第①②段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的来历、内涵和大众的评价,令读者在开篇便对两个概念有了整体上的了解。
C.为使读者对“知音”和“粉丝”有更清晰的认识,文章第③④⑤段分别从文本辨识力、参与方式和文本生产力等方面加以详细阐述。
D.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中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增强了论证效果;形象贴切的比喻,使论述更加生动透彻。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知音”与创作者在生活中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接受者希望能成“知音”,创作者希望能有“知音”。
B.粉丝欣赏具有强烈的参与性,与欣赏原作本身相比,他们更加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
C.金庸的“粉丝”有敏锐的辨识力,所以他们能去芜存菁,使那些用“全庸”之名仿作的小说被淘汰。
D.知音能够创作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却很难创作其他类型的新文本,可见他们的生产力还没有释放出来。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9~12题。
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祐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
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君之文博辩宏伟,读者悚然想见其人。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及即之与居愈久而愈可爱间而出其所有愈叩而愈无穷。呜呼,可谓纯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百日冲刺家长会 -.ppt
- 2017年第一轮中考复习世界近代史(三).ppt
- 2017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0.为梦想-相会在北京课件教案练习题教学课件:20.为梦想-相会在北京.ppt
- 2017年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积累应用).doc
- 2017年第一轮中考复习近代史第五单元人民战争 的胜利.ppt
- 2017年高三语文阅读与写作.doc
- 2017年高一-政治课件-9.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 2017年北京密云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 2017年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七).doc
- 2017年高中生物选择题解题6技法--例题(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