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最新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知识回顾: 1.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2.怎么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有怎样的作用? 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2.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是什么?为什么? 3.文化创新的作用、意义是什么?为什么? 4.文化创新的主体是谁?文化工作者的职责?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本片制 作精良,7集内容制作耗时13个月,《舌尖上的中国》用最朴实的 镜头还原了几千年民俗工艺下的这场盛宴。展示毫无粉饰的食 物链,从获得到制作成席,无一不烘托出劳动人民的辛勤和对这片 土地的眷念。片子也有意突出了食物是由双手创造出来的这一概念。 这一纪录片怎么来的?取材于什么?这一材料主要说 明了什么?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唯一来源)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 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 司马迁 写《史记》 高尔基三部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文艺工作者采风活动 等等 曹雪芹 《红楼梦》 以上图片说明了什么? 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 1、我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人民群众的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创造活力,为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舞台和丰富素材。这表明( ) A.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 人民群众是文化艺术作品的直接创造者 C.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 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A 2、我国的中医博大精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随着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都与过去发生很大变化,对于中医药来说,照搬古代典籍已经不能完全解决现代的很多问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此来促进祖国中医的大力发展。这告诉我们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②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④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A 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第一,从实践发展的要求看: 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 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第二,从社会实践提供的条件看: 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 资源,准备更加充足的条件。 节目播出后对我国饮食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启示,促进餐饮行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更加科学管理,提高餐饮企业职工的素 质和业务整体水平,积极探索特色餐饮等,积极开拓新的经营领 域,积极创新经营模式,实现规模效益,弘扬传统文化,探索品 牌战略。走出国门,全球发展。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为什么?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为什么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第一.文化具有引导、制约社会实践发展的作用 第二.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的。 第三.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是社会实践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引发了超乎制作单位预期的 社会关注和收视效果。光明日报出版社联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 凤凰联动传媒公司,在中央电视台认同和出版授权下,适时将该纪 录片出版成书。该书以“自然经手,文化过喉;舌品天下,胃知乡 愁”为主题,将使读者能够伴着书香从历史、现实、人情世故中找寻 中国美食。《舌尖上的中国》还将陆续推出中文繁体字版、日文版、 韩文版、英文版和法文版,预计将在今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和法 兰克福书展上亮相。 结合以上材料说明文化创新有何意义。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总结: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 源泉、动力 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 推动(反作用) 启示: 文化创新要投身于社会实践。 (基础) 该片的创作团队在一年多时间里,选取了中国最具美食风味的60 多个点,从城市到乡村,拍下一道道美味佳肴的同时记录了一段 段历史 。 《舌尖上的中国》是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不见“烹饪大师”, 不见“美食专家”,更没有“厨艺大赛”,有的是手工挖莲藕、 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吉林 “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 小姑娘。 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于其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所谓 “食色性也”,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 物,所以它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也就有了最广泛的观众基础。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1、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