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G_chapter2_notes概要
* * Z坐标值在光栅化阶段在Z缓冲器(深度缓冲区、深度位面)中进行比较,作为隐藏面消除的判断依据 * * 注意几个概念: 帧缓存(帧缓冲区):所有缓冲区的统称 颜色缓存(缓冲区):每个像素的颜色值,决定最终图像 深度缓存(缓冲区):为每个像素存储一个z值(离视点最近的z值),在绘制像素前可先进行z值比较,以实现隐藏面消除 * 要求学生通过编程实践掌握OpenGL的知识,此处介绍OpenGL的绘制管线等知识,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OpenGL知识不属重点知识,希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有兴趣深入学习 * 注意与前面的联系,重点强调是在扫描除了对线的认识外,还需要了解每个扫描线又由很多光栅点组成。这样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光栅扫描系统。 * 注意与前面的联系,重点强调是在扫描除了对线的认识外,还需要了解每个扫描线又由很多光栅点组成。这样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光栅扫描系统。 * 问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很多现实向16:9的方式发展,这个16:9指的什么意思? * 问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很多现实向16:9的方式发展,这个16:9指的什么意思? * 可以列举现实生活中一些显示器、视频监视器等的参数来引入该问题。 * 帧频、行频和场频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在讲述概念之后给出几个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来回答。 * * 这里可以让学生计算一下目前一个通常CRT所需要的带宽,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带宽的计算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对目前控制CRT现实的视频数据带宽的一个数量级认识。 * 帧缓冲的作用,并告诉学生区别现在的帧缓冲是在图形卡上了。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与系统内存共享的方式。 帧缓存是本次课的重点 * 也就是现在的GPU,针对显示命令进行操作,最后结果放入帧缓冲中。目前GPU中很大的工作在于图形加速。 * * * 注意与前面的联系,重点强调是在扫描除了对线的认识外,还需要了解每个扫描线又由很多光栅点组成。这样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光栅扫描系统。 * Bit-byte-kb-mb * 注意与前面的联系,重点强调是在扫描除了对线的认识外,还需要了解每个扫描线又由很多光栅点组成。这样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光栅扫描系统。 * * * 讲述一下颜色玻璃滤镜的作用,然后根据情况可以加深讨论目前投影机方式。投影机并非像CRT一样也由三个电子枪来产生颜色,而是通过玻璃颜色滤镜的方式。 * 具体的工作原理,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考虑是否详细讲述。 * 普通的显象管采用的都是荫罩式显象管,显象管的表面呈略微凸起的球面状,故称之为“球面管”。而柱面显象管采用荫栅式结构,它的表面在水平方向仍然略微凸起,但是在垂直方向上却是笔直的,呈圆柱状,故称之为“柱面管” 常用的荫栅式显象管有日本索尼公司的特丽珑管(Trinitron)和三菱公司的钻石珑管(Diamondtron) * 电子枪发出三束电子束来激发这三种物质,经过荫罩的选择(决定三束电子到达的位置),分别到达三个荧光点的位置。通过控制三个电子束的强弱就能控制屏幕上点的颜色 * 图中显示了三个分量图像合成结果,三个分量分别代表缓冲的内容。 * * 由于人眼有4-6cm的距离,所以实际上我们看物体时两只眼睛中的图像是有差别的。两幅不同的图像输送到大脑后,我们看到的是有景深的图像 * 坐标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往往在不同坐标系的转换中述失方向,此处简单介绍坐标知识,在其后的课程中还有多处会反复介绍坐标系,并且有了其他知识以后,再理解坐标系应该更加容易,所以,此处不强制学生一次性掌握和分清楚不同坐标的知识 * 可考虑画示意图来说明不同坐标系,帮助学生理解 * * * * * * * * * * * * (2)观察变换 * Lecture 1 * 实际场景的绘制只对相机(视点)可以看到的模型进行。 相机的坐标系称为观察坐标系,X轴方向向左、Y轴方向向上、Z轴的负方向与视线同向。 为了便于投影和裁剪,必须对相机和所有的模型进行同一个视点的变换。观察变换后,相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重合。 xw yw zw xv yv zv (3)投影变换 * Lecture 1 * 将对象的观察坐标系描述转换为投影平面的位置。 投影包括:平行投影、透视投影 投影变换后,Z坐标值被存放到Z-buffer中 (4)裁剪 * Lecture 1 * 实际场景的绘制只对相机(视点)可以看到的模型进行。 (5)视口变换 * Lecture 1 * 只有通过裁剪阶段的图元才能进入视口变换(屏幕映射)阶段。。 本阶段将每个图元的x和y坐标变换到屏幕坐标系(二维)中。 在视口变换过程中,z坐标没有受影响,新的x,y和z坐标一起进入到光栅化阶段。 (三)光栅化阶段 * Lecture 1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