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语堂论中国文化的阴柔品格.pdf
( )
北方论丛 2000 年第 5 期 总第 163 期
( )
[文章编号]1000 —3541 2000 05 —0001 —08
林语堂论中国文化的阴柔品格
谢 友 祥
(广东嘉应大学 ,广东 梅州 514015)
[摘 要] 林语堂认为 ,中国传统文化是阴柔型的 ,它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
群体性格 。阴柔文化根本优胜但又容易产生流弊 ,既是顽强的生命力和高超的生存智慧等的
哲学根据 ,又与专制政治和奴性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于是就产生了很奇特很矛盾的中国人 ,产
生了很奇特很矛盾的中华民族 。
[ 关键词] 林语堂 ; 阴柔文化 ;群体性格 ;生存智慧 ;奴性
[ 中图分类号] G03 ; G112 [文献标识码]A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体系 ,道家主虚 、主静 、主退 ,主藏锋守拙 、韬光养晦 ,属于全阴;
而儒家尚中道 、恕道 、谦道 ,又推崇礼治 ,重德轻刑 ,也有阴柔的一面 。这样中国文化的整
体品格就不可避免地偏向一边了。
林语堂谈女性 ,说女性讲求实际:“无论什么题 目,女子是都攫住现实的 ,她知道何者
为饱满人生意义的事实 ,何者为学者无谓的奇谈 。”因此 ,“男子只懂得人生哲学 ,女子却懂
得人生”。又说女性长于直觉思维和对事物作形象的整体的把握 :“感觉是女人的最高法
[1 ]
院。一女人将是非诉诸她的感觉之前时 , 明理的人就当见机而退 。” 林语堂认为 ,重视现
实和偏重直觉也是中国文化之所长 。中国的古典哲学就多为格言式判断 ,那不是分析和
推理的产物 ,而来自体会 、体悟 、妙悟 ,是心灵对世界和人生的浑然拥抱 。他写道 :“中国的
哲学 ,字字珠玑 ,如夜明宝珠 ,单独一个 ,足以炫耀万世 ;又如半夜流星 ,忽隐忽显 ,不知来
[2 ]
源 ,不测去向” 。中国人的心性的确有许多方面是近于女性的。林语堂甚至发现 , 中国
人的外形也是阴柔型的 ,有一副“圆颐而轮廓浅平的脸蛋”。
所以中国文化的阴柔性 ,在林语堂看来 ,首先体现为中国人思维方式的阴性倾向。林
语堂发现在西方 ,英国人相对说来与中国人比较接近 。英国人的剑桥牛津 ,他们的宪法 ,
他们的表面矛盾的国体 ,都不是逻辑的产物 。
中国文化的阴柔性也决定了中国人的群体性格 。中国人坚忍、宽容 ,做事有节制 ,甘
居人后 ,乐天顺命 ,善于迂回前进 ,等等 。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概括中国国民性特点 ,列
出稳健 、淳朴 、忍耐 、平和 、知足 、保守、俭约 、老滑俏皮数条 ,基本都属阴性品格 。林语堂
说 ,上述中的几项 ,实际乃是恶德 ,而非美德 。他在《中国人之聪明》中指出的“三大恶劣而
重要的德性”为忍耐 、无可无不可 、老滑俏皮 。后者指来自老庄的居下不争等行为方式 ,林
[ 收稿 日期]2000 —06 —28
( )
[作者简介]谢友祥 1956 — ,男 ,广东大埔人 ,广东嘉应大学副教授 。
1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NORTHERN FORUM No5 2000( Sum No 163)
语堂称之“已近老奸巨猾之哲学”。他举例 :“不为天下先 ,则永远打不倒 ,盖老奸巨猾之哲
学无疑 。”它是一种“聪明”的自保武器 。自保无可指责 ,只是“凡事过分计算个人利害而自
保 ,却又难得一糊涂人肯勇敢任事 ,而国事乃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