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务员面试热点指导:超六成员工不休带薪年假.docVIP

吉林公务员面试热点指导:超六成员工不休带薪年假.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公务员面试热点指导:超六成员工不休带薪年假

  假期将至,“休假”又将成为热门话题。不少职工盘算着将年休假时间和小长假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办出国旅游、结婚度假等等大事儿。也有很多职工说,目前享受带薪年休假仍然是件困难事。   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为劳动者每年享受5天到15天不等的带薪年假提供了足够的法律基础,但是2013年初一项全国调查显示,有超六成员工无法享受年休假。   今天,年休假已经不再成为一个陌生的词汇。既然年休假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知晓,甚至耳熟能详的权利,广大职工群众为什么不休年假呢?又是谁让劳动者休息权成浮云?   “别人不休我休,就意味着我工作不努力”   “很想休假啊,”刘宏在北京市亦庄经济开发区一家电脑品牌企业担任销售,已经工作了近10年,由于销售业绩一直很好,经常加班,“大家干活都很拼命,节奏很紧张,神经绷得很紧。”刘宏说自己特别珍惜周末,想放松放松。   “现在竞争这么激烈,都是靠业绩说话,同事们干活儿都很拼命,我也唯恐自己没干好落后了。”甚至春节长假期间,刘宏也只休息了3天,平时自己和同事周末加班更不在少数。“全国各地跑客户,客户的有空的时间就是你的工作日。”   “周末和节假日加班了,我也想申请补休,但我们的时间甚至连部门领导都决定不了,是由客户决定的。”   按规定,刘宏工作将满10年,每年可享受10天带薪假,他经常看着同学在网上晒自己休假度假旅游的照片,也很想休假。“我们部门好像没有人提出休假,听说别的部门有的90后小孩刚满一年后就提休假,领导就谈话说要注意你的工作态度。”   “习惯了忙碌,”在办公室接受采访的刘宏,一边利索得找出纸杯给记者倒杯水,一边用头和肩膀夹住听筒,听着几乎从未放下的电话,还在示意记者继续提问。   大城市快节奏的工作节拍确实让很多人不得不快马加鞭。近期,某调查机构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受访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上年的,中国内地占75%,居第一位,大大超出全球48%的平均值。其中,上海、北京分别以80%、67%排在城市的前列。   在企业相对激烈的内部竞争中,不少人或为了自己的职业前途,或为了维系良好的工作人际关系,常常“主动”放弃带薪假,部分企业加班不休假甚至成为其标志性企业文化。   在企业工作了5年后,小杨终于去年考入了他梦想中的事业单位——北京市残联下属一家单位。“有了正式的事业编制,”小杨在介绍时很着重强调了这一点,他说,单位是有带薪休假制度。按规定我很快也能享受假期了。   不过,近几年他并没有休年假的打算,他认为自己才刚刚工作,不想让领导觉得不能吃苦,没有“奉献精神”。而且,科室分工十分明晰,每个人都负责不同的内容,要是休假,自己的活儿别人也不能替,累积的工作又够加几天班。   “计件制绑定了收入,收入又绑定休假”   在北京市朝阳区东五环外一家工地搅拌混凝土的张小安,是本报记者追踪的报道对象,已过五旬的他,仍在工地干体力活,一天130元,“干一天活拿一天钱,休假就是不来干活呗,不来干活就没钱呗。”   虽然早在2008年就从记者口中知道带薪年休假的事儿,他仍然在点燃一根烟后朴实地说,“姑娘,你说的这些都不现实,年纪大现在好多人都不愿意让我们干活了,找活都不容易了。”   因此对于张小安来说,别说年休假,甚至周末都没有,一年唯一的假期就是春节以及休工期。   张小安的一个女儿作为河南村子里“有出息”的典型,已经上到大学三年级,“听说毕业花费很大,俺闺女要是念研究生,还要供啊。”张小安的妻子在家务农一年下来盈余不足3000元。张小安不得不继续在外打工,没有技术的他还坚持挑收入相对高的体力活。   2012年,全国就业人员达7.67亿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像张小安这样的普通的劳动者,建起了一座座高楼,生产出一件件商品。然而,在加工装配生产线、建筑队等劳动岗位上,计件工资、按日结算工资成了行规。这些靠自己双手获得收入的普通劳动者,要想获得相对满意的收入,只能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对他们来说,“工资”死死捆绑了他们的“休假”。   罗清华是60后,十几岁就去广东打工,是第一代“打工妹”。在毛纺厂工作的她,这些年每天要雷打不动地工作10个小时。如果碰到“订单纷飞”的旺季,周末也要全部用来加班。遇上订单稍少时,则可能一周有一天休息时间。“活不累,但是做毛纺特别费眼睛,坐那一坐好几个小时。”   去年罗清华的工厂内迁至她的家乡湖南,她在家门口上班了,可是,收入却让她高兴不起来,按件算钱,基本上一般人8小时内干的活只能拿到不到2000元钱。显然在物价上涨的今天不够开支,因此,加班费是月工资增加的大头。   “都是在家也挣不到多少钱的女人,都愿意加班,”因为行业不景气,罗清华说,“在我们厂,加班是要排资论辈的。有限的加班名额一般只分给老员工。”

文档评论(0)

swa7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