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念与不念
念与不念,情在那里
2012年湖北卷高考作文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读:“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真的很忙!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书信的形式变了,但文字不变,文化不变,爱不变!你打不打电话,发不发短信,写不写邮件,情就在那里;见与不见,信就在那里。
念与不念,情在那里
拧开家里的水龙头,见到迸涌而出的水中一股股浊流,老妈关小了水龙头。但我心头倏地如墙头的藤蔓,缱绻上几缕乡思来。我不由得走到电话机旁,摁下了几个久违的号码。
我随父母移居深圳,不知觉中已三年多了。忘不了爷爷的屋院,忘不了屋院前那口围着石栏的老井!
老家的这口井,听爷爷讲,在村子里年岁最老。大概是曾祖爷爷的年月,村里突然发水瘟,我的曾祖奶奶——一位名叫柳姑的女子用自己的嫁妆挖了这口井,救了全村人,因而被命名为“柳姑井”,也叫“救命井”。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们几个小家伙往井里扔石子时,被裹着小脚的祖奶奶骂作“黑了良心”,追在屁股后面用拐杖乱打。
这口井曾与我朝夕相伴。寒冬腊月,清水河面、井沿上都结了一层冰了,一大早奶奶摇着轱辘,从井里打上一桶水,洗脸刷牙一点也不觉得冷。这时,乡亲们也一个个挑着水桶来了,叮咚悦耳的水声与爽朗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久久萦绕着老井、小院。
酷暑盛夏,天热得人浑身冒火,用井水淋一淋身子,顿觉通体凉爽;喝上一气井水,真比吃十根冰棍还惬意。傍晚时候,不管是短裤衩的小孩还是两腿泥星的大人,都跑来井边冲凉,一串串天真的、粗犷的笑声与满天的星星一起沉淀进井里。
老井在夏夜最能带给我快乐。那时,劳动了一天的人们都爱摇着蒲扇到井边纳凉,而奶奶总会捧出炒好的南瓜籽分到每个人的手里。大人们就这样噼啪噼啪磕着南瓜籽唠嗑的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趁着夜色,被一个伙伴领着,偷偷摸到他家的瓜地,摘来一网袋的甜瓜或西瓜,然后浸在井水里。等到月上柳梢头的时候,我们就摇着轱辘,取出瓜来,一边分享月色和瓜香,一边评鉴这次跟上次相比,谁家的瓜大瓜甜,从而决定出明天活动的领队。大多次的偷瓜事件之后,爷爷的戒尺总好几回落在我的屁股腚上,而闻讯赶来的乡亲除了笑着解围,总会送来一大箩筐的瓜果。那种甜蜜和记忆是我来深圳后再也找不见的啊!
不一会水管里流出的水变清了,老妈一边唠叨“吃什么东西都不放心”,一边开始做晚饭了。我的电话打不通,可能是爷爷忘了交话费了。这些年,总是爷爷奶奶打电话过来,繁重的功课,使我总忘了给他们回一个电话。
如今,搬进了新居,上下有电梯,楼下是花园,假山池沼也很美,但我还是遗憾花园里缺少一口井。在繁华的大都市里,在美丽的居住小区里,我依然怀念老家的屋院、老井和轱辘。
今年夏天,我们小区外的马路边,有一天突然来了几个工人模样的人在忙碌,当时我天真地想,兴许是要在这儿打一口井吧?可几天之后,在这块马路边的空地上出现的不是一口水井,而是一爿漂亮的绿色书屋。当时我又是多么失望啊。
我站在透明的升降电梯中,在闪烁的霓虹灯里,在车水马龙的马路边,在明亮的街灯下,我又望见了这爿绿色的书屋,还有书屋旁或坐或立着读书的人。
呵,这不正是一口水井吗,一口予人知识的宝井!
从此,我不再为小区花园里没有一口井而遗憾了;故乡也变成了黑白照片,写在了书上!
今夜,推开窗,一轮明月从楼宇间升上了半空。我铺开信纸,该好好地给爷爷、奶奶写一份家书了。
作文点评:水,是生命之源,即便天南地北,即便历史变更,一样维系着我们的血脉和情感。时代变迁,升降的不再是轱辘;世事沧桑,轱辘不转水转,亲情难忘。电梯代替了轱辘,书屋代替了老井,在历史的洪流中,只有家园是永不变更的永恒清流。书信的形式可以改变,但牵念和感情不会改变;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书信不可替代。文章可谓“美目”、“凤头”、“猪肚”、“豹尾”。拟题用典“见与不见”,有诗意;开头叩“水”和电话,平平起笔,造悬念,引下文;“猪肚”包含“老井的来历”、“老井曾与我朝夕相处”、“老井带给我的快乐”、“我如今对爷爷奶奶的怀念”四个方面的内容,思路明晰,有张有弛;结尾自然求新,卒章显志。(点评教师:张训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