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晓平论文心灵居所
心灵居所
——论教堂空间
教堂乃基督教徒举行宗教礼仪的建筑物,在外文中“教堂”与“教会”本为一词,它的原义为“信仰社团”其词源既拉丁文ekklesia,意指“蒙召者的聚会”,译自希腊文kyriake,指“属主者的聚会”。中世纪以来,人们开始称基督教的主教堂为“大教堂”(cathedral)源自拉丁文cathedra,意指“主教之座”。十九世纪传入中国后,人们称教堂为“天主堂”,而新教则习惯称其为“礼拜堂”。
(一)教堂形成的文化背景
基督教是人类历史上世界性宗教之一,在近两千年的传播和演变过程中已由一个古代地中海地区的地域性宗教逐渐发展成为几乎遍布世界各大洲的世界性宗教。目前全世界信奉基督教的人数已达16亿之多,占世界宗教徒的百分之四十四。遍布在世界各地的教堂不计其数,其中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英国达拉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北美的纽约圣约翰大教堂都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的文化特色。
基督教的教义都以《圣经》和教会传统为依据,如相信“三位一体”的上帝,相信救主耶稣基督为圣子,相信教会乃上帝的“选民”所组成之团体,以及相信人“按上帝的形象”所造,但因原罪而背离上帝不能自救,只有靠信仰基督才能赎罪获救,复活升天等。根据这些教义,从而形成了基督教的各种礼拜活动,如圣事、洗礼、告解、圣餐、婚配、礼拜等;和宗教节日,如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升天节等。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基督教艺术风格,既突出基督教的象征、抽象和超越意义,其艺术造型都是为了用“可见的东西”和形象来表达宗教的信仰和激情,让人们去感受“不可见之上帝”的“存在”和“伟大”,“领悟灵性的真理”。
(二)教堂建筑风格的发展和演变
如果说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语言,能体现当时的社会形态和艺术形式,那么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疑是当时的典范。与宫殿、寺庙、陵墓、纪念堂一类的建筑相同,无论从技术还是艺术各方面都是最突出的。
从基督教的历史发展和地域分布来看,基督教艺术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也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早期,基督教因受迫害处于地下状态,人们只能在教徒家宽敞的房间或地下的墓穴中秘密举行礼仪活动,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宅第教堂”和“地下墓穴”。基督教被立为罗马帝国国教后,由地下转为地上,有了专门的教堂,当时多为布局为长方形大厅的“巴西里卡”教堂,其主体分为中殿和侧廊,后殿为半圆形。五世纪起,东罗马帝国出现“拜占庭式”教堂建筑,常用圆顶、拱形结构。加洛林王朝时期,随着礼仪活动和诗歌班的增加,教堂开始采用“拉丁十字形”布局,并向“罗马式”建筑风格过度(模仿古罗马流行的建筑式样而得名)。其后“拉丁十字形”布局成了欧洲教堂普遍的布局形式。与此同时,在东罗马帝国出现了揉合“罗马式”与“拜占庭式”而成的“斯拉夫式”教堂建筑。
十二世纪以来,法国北部最先出现了“哥特式”教堂建筑,因其垂直型框架结构给人以伟岸挺拔、高耸入云之感。大厅内部首次采用了尖形肋拱及其交叉穹隆的技术,使石柱腾空而起,向上延展出千万条错综复杂的肋拱,在殿厅幽暗的高空相接,支撑着整个大教堂的穹隆顶。走入厅内,就会看到高高耸立着的柱子,“高到一眼不能看见,眼睛就势必向上转动,左右巡视,一直等到看到两股拱相交形成微微倾斜的拱顶,才安息下来,就想心灵在虔诚的修持中起先动荡不宁,然后超脱有限世界的纷扰。”(黑格尔《美学》第三卷)“哥特式”的教堂令那些心向往天国的基督教徒目瞪口呆,很快就在法国和北欧大地上流行开来,然后传入英国,最后进入了意大利。
南欧在反宗教改革运动中形成了“豪华”、“夸张”、“怪诞”、“波动”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常见的“洋葱头”式堂顶有几分东方情调。十八世纪以后“巴洛克”风格逐渐演变、衰落,最终让位给以“柔媚”、“纤细”、“繁琐”和多用“螺旋”图案为特征的“罗可可”风格。
十九世纪后,教堂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古典式”、“新哥特式”、“新罗马式”、“新文艺复兴式”和“新巴洛克式”风格的教堂出现。二十世纪后的现代教堂的发展更为迅速,大多造型独特,对比鲜明,色彩强烈,个性突出,具有显著的时代感、民族感和典型的现代宗教意识及审美意趣,远远超出了教堂建筑风格和模式。使基督教堂建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三)教堂空间分析
汉斯·侯雷恩用不容质疑的口气说“一切建筑都是有宗教意义的。”事实上,称得上建筑艺术建造物首先出现在宗教领域。人们为自己的心灵寻找居所,在深重的苦难中,当他们感到懊丧抑郁,却又无从躲避,在灾难深重的世间他们无法独自存活下去,需要安慰,哪怕这种安慰来自幻觉。无尽的恐惧和幻想充斥着他们心灵,将他们引向光辉灿烂的天国及对救世主的狂热追求中,只有这样他们满是疲惫和伤痕的心灵才能平息下来。除了它,谁也不能治愈自己心中创伤。而每一个地方都需要这样的一个居所,以容纳所有受到伤害的人们。教堂便随之产生了,它强烈、复杂、变幻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有效沟通无不在.doc
- 有效沟通优案例.doc
- 有效利用小数计算原则.doc
- 有效沟通的个条件.doc
- 有效沟通技-柳青.doc
- 有效沟通(案).doc
- 有效评课议.doc
- 有效课堂教心得体会.doc
- 有时候,离不是一个简单的转身,而是,一辈子的幸福。.doc
- 有效市场理.doc
- 2025年银发经济消费升级趋势分析报告:养老产业服务创新与市场机遇.docx
- 直播电商虚拟场景在2025年品牌传播效果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母婴护理服务标准化与品牌服务创新模式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元宇宙虚拟会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与创新.docx
- 企业服务与管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报告.docx
- 共享自习室用户需求预测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量子通信网络行业政策环境及市场机遇研究报告.docx
- 县域特色农产品电商品牌建设与农产品品牌传播策略.docx
- 2025年母婴护理行业市场细分与竞争态势分析报告.docx
- 储能电站成本效益优化方案2025年深度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