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院管理学 第七章 医院感染管理 病原菌 医院感染病原菌,在医院感染病例中报告3248株病原体,其中 铜绿假单胞菌534株(16.44%), 大肠埃希菌390株(12.00%), 克雷伯菌属367株(11.30%), 不动杆菌属287株(8.84%), 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51株(4.65%,占不动杆菌属的52.61%,); 金黄色葡萄球菌271株(8.34%),其中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1株(4.65%,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5.72%) 真菌437株(13.45%)。 2003年暴发的SARS,医院成为主要传染地区之一。 [结论] 医院感染情况复杂 感染管理势在必行 一、医院感染管理概述 (一)医院感染发展史 1、对医院感染研究从对产褥热的研究开始。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伴随着产院的出现,出现了大量的产褥热并且无法控制,导致大量产妇的死亡。奥地利的IF Semmolweiss医生对产褥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产褥热病原学观点和预防措施”,提倡用漂白粉水洗手后接生,对产褥热的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 2、Lister受巴斯德理论的启发,于1867年提出了著名的外科无菌操作制度,Hslstead首先在手术中使用橡胶手套。这些研究有效地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南丁格尔于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创建了严格的医院管理制度,强调消毒隔离工作,在她的管理下,伤病员的病死率从42%下降到2.2%,开创了护士负责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先河。 3、 20世纪40年代,磺胺、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问世,为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疾患提供了有利武器,一度缓解了医院感染问题,但随着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细菌产生了耐药性,耐药菌株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1961年英国出现了首例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MRSA)引起的医院感染,最终形成了世界性的大流行。1970年美国疾控中心提出对MRSA进行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监测,对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创立了医院感染管理雏形,从而揭开了现代医院感染研究的序幕。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发展历程 一、医院感染管理的起始阶段 1986年,卫生部医政司成立医院感染监控研究协调小组,同时组建了由17所医院组成的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 。 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探索阶段 1994年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 三、医院感染循证控制和科学规范管理阶段 2001年首届海峡两岸医院感染控制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要运用循证医学的理念指导我国的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相应的技术性的规范文件《内窥镜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处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医疗机构空气消毒净化技术指南》、《医疗机构隔离技术指南》等 摘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必杰教授文章 (二)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 1、定义(Hospital Infection) 广义:发生在医院的一切感染,包括所有在医院的人员(病人、家属、医护人员等)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 狭义:住院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未处于潜伏期,而在住院期间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被感染者症状可以是在住院期间也可以是在出院后出现。(我国卫生部1990年定义) 诊断注意事项: (1)对于有明显潜伏期的疾病,自入院第一天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所发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 (2)对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入院48小时后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 (3)若病人发生的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亦为医院感染。 (4)在原有医院感染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不同部位的感染,或在原有感染部位已知病原体的基础上,又培养出新的病原体,为医院感染。 (5)新生儿在经产道时发生的感染亦为医院感染。 以下情况不应看作医院感染: 在皮肤开放性伤口或分泌物中只有细菌的定植,而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者。 由损伤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性(如化学性或物理性)的刺激而产生的炎症等。 婴儿经胎盘而导致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虫、水痘或巨细胞病毒等且在出生后48小时内出现感染的指征。 2、分类 (1)按病原体来源划分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大多可以预防,因此防止外源性感染是管理的重点 (2)按发生部位划分 可分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手术切口感染等 (3)按病原体分类 可分为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感染等 (三)医院感染的基本特征: 1、医院规模越大医院感染越多 2、医院感染重点发病科室:内科、外科和儿科。 3、主要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