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骗台湾》 - 中兴大学教职员工网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骗台湾》 - 中兴大学教职员工网页.doc

《行騙台灣》 詐騙之犯罪研究 財法四石厚瑢 財法四何彥勳 目 次 前言 貳、基本理論 參、詐騙之定義與發生原因 一、定義 二、相關法令 三、發生之原因 肆、詐騙之類型與常見手法 一、類型 二、手法 三、最常見手法之說明 (一)電話簡訊詐騙 (二)網路詐騙 (三)廣告詐騙 四、犯罪手法分析實務與案例 一、台灣地區詐欺犯罪現況分析 二、台灣報案排行榜 三、案例一 四、案例二 五、案例三 陸、防制對策與方法 一、警方之防治理論與作法 二、提高民眾防騙意識 三、目前各政府相關單位及電信、金融業解決對策前言   「恭喜您!您抽中xx科技公司主辦年度回饋酬賓抽獎活動,獨得貳獎獎金八十萬元!請速洽客服部周經理:0800-xxx-xxxx!」你是不是也曾收過這樣的中獎簡訊呢?現代的通訊拜科技所賜,讓資訊傳輸更為快捷及便利,為人類生活創造更多的福祉,而通訊設備更是日新月異,像手機電話、電腦等設備等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乏的必需品。但也由於資訊產品具有普遍性、便利性、快速性與隱匿性等特點,不法之徒卻將這些產品予以扭曲濫用,淪為犯罪者最佳的犯罪工具。不誇張,在台灣,這樣的詐騙電話及簡訊,多到幾乎每個人都接過。有的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是也有的騙術高明,讓人防不勝防,容易上當。消基會最新統計,94年受理的詐騙案件,有1034件,95年高達2614件,高出2.5倍,算一算,平均每天7.6人受騙,詐騙金額更是高達7億。逐漸攀升的數字,令人咋舌,更是顯示詐騙集團真的無所不在。   詐騙案件層出不窮,詐騙手法推陳出新,以致「我被騙了」的戲碼就像連續劇般不斷地上演,稍有不慎,下一個「被害人」很可能就是我們!也由於詐欺犯罪背後衍生的龐大利益,使得詐騙集團更加肆無忌憚的深入全國各角落、各階層,無論城市、鄉村,無論市井小民抑或政商名流均無人倖免,相關「詐欺手法」幾乎成為全民共同的經驗。心理學博士Tago Akira即給「騙子」一個最貼切的解讀:「騙子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稱得上是人類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因為他們非常了解人類心理弱點,所以能夠輕易地突破這層障礙,詐騙成功。 詐騙的行為是極傳統卻又非常現代的。極傳統,是因為詐騙行為的存在與人類有同樣悠久的歷史。而詐騙的行為又非常現代,因為它的手法總是能隨時代不斷地推陳出新。詐騙又僅限於人類的行為,因為在其他生物中,我們幾乎從未發現存在有類似欺騙同類的行為。詐騙既是極傳統又現代的人類行為,實在值得好好我們研究它。 本文係以詐欺相關之理論與詐欺常見之手法類型作一分析研究,並提出防制方法對策。盼政府能以更積極有效方式打擊目前盛行之詐欺活動,遏止詐欺犯罪之發生。 詐欺相關之理論 一、人為什麼要犯罪 古典犯罪學認為人生而會犯罪,因為人性的基本就是要滿足自我的慾望,唯有靠道德與規範約束原始人性,人才不會犯罪,新古典犯罪學與實證犯罪學則是認為人會因為環境、教育及其他外在因素導致犯罪因子,古典理論著重犯罪行為或犯罪本身,而實證理論則著重行為者的特性,兩者看似不盡相同之理論,但其實古典理論講究的是人性最原始最深層的學說,而實證理論則是將犯罪者歸納,經由歸納統計將某些類型的犯罪加以分析, 然而實證及新古典理論不能解釋人為何會犯罪,僅解釋人犯罪後可歸納成何種犯罪類型,只有古典犯罪學以及犯罪心理學之分析能解釋人為何會犯罪,而控制理論在承認古典犯罪理論之前提下,強調以『刑罰控制』、『社會控制』、『自我控制』、『情境控制』來抑制犯罪的機會,剛好法律即是一種社會及刑罰控制,故以法律的角度涵射,本文以古典犯罪學及控制理論為主軸,輔以實證犯罪學理論歸納,來解釋為何詐騙集團會犯罪,以及詐騙集團犯罪屬於哪種犯罪類型,希冀瞭解詐騙集團進而可以解決此嚴重影響台灣之犯罪特殊現象。 首先,先介紹幾個基本的犯罪理論 古典犯罪理論: 古典犯罪理論認為,以力量或詐欺來處理人類的日常事物都是一種永久的可能性,而人們使用力量和詐欺的傾向是有差異的。古典犯罪理論以人的內心為起點,認為所有人類行為都可被瞭解為是以自我利益為中心之快樂的追求和痛苦的避免。因此,在此定義下,犯罪也只不過是要滿足這些傾向的行為而已。 犯罪心裡學: 隨著行為科學研究蓬勃發展,近年來犯罪心裡學理論方面持續精進,而心裡分析理論,以佛洛伊德為代表。佛洛伊德認為人類人格之結構包括三部分:一、本我。二、自我。三、超我。本我意味著慾望和需求,超我係藉著道德規範對本我加以抑制,自我則對前述二者加以理性之評估。假如這些人格結構適當的調和,則個人可以走向一個正常的生活形態,相對的,假如任何一個前述人格傾向所駕馭,而犧牲了其中任何人格傾向,則個人將呈現異常行為型態。 控制理論: 控制理論更明明白白的人隨時可能犯罪的。 控制理論有

文档评论(0)

wangxing1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