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四诊-幻灯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四诊 教师:杨敏敏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 广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 外在表现。 (1)青 (2)赤 (3)黄 萎黄:脾胃气虚 (4)白 面色恍白: 属阳虚 四、望态 1.动静 适用于3岁以下小儿。 指纹的部位:从虎口沿食指内侧(桡侧)所显现的脉络(浅表静脉); 以食指三指节分风、气、命三关,食指根(连掌)的 第一指节为风关, 第二指节为气关, 第三指节为命关。 诊察指纹的方法: 家长抱患儿于光线充足处; 医生一手捏住小儿食指,用另一手的拇指桡侧,从命关到风关,用力适中地反复推按。 辨证纲领: 浮沉分表里 红紫辨寒热 淡滞定虚实 三关测轻重 舌质:即舌体,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新生儿舌红无苔, 哺乳期婴儿乳白苔均属正常。 进食药物或某些食物会影响舌苔。 黑:橄榄、乌梅、铁剂 青:青黛 白:牛奶、豆浆 黄:橘子、蛋黄 正常舌象 病舌及主病 1. 望舌质 (1)望舌色 淡白:较淡红舌浅淡 红舌:较淡红舌深 绛舌:甚于红舌 青紫舌:主气血不畅 一、听声音 音粗浊、高亢洪亮、烦躁多言 一、听声音 声音高亢,语无伦次 一、听声音 声高气粗——实、热证 临床:分经论治 《丹溪心法.头痛》: “如不愈各加引经药, 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 太阴细辛,厥阴吴茱萸”。 四、问饮食口味 食少 四、问饮食口味 口不渴 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作用机制 1.肾气盛: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 2.天癸至:天癸是促成月经产生的重要物质。 3.任通冲盛:任脉所司精、血、津、液充沛,冲 脉广聚脏腑之血而血盛。冲任二脉 相资,血海按时满盈。 4.血溢胞宫、月经来潮:“血海满盈、满而自溢”。          注意: 如发现赤白相杂,臭气异常的带下, 应早作妇科检查,以排除恶变 。 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用 手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 的检查方法。 学习要求 掌握:脉诊的方法、意义(寸口诊法); 正常脉象; 病理脉象的特征及主病。 熟悉:脉象形成的原理; 脉象的生理变异。 了解:遍诊法、仲景三部诊法。 脉 诊 脉 诊 三部九候法 《内经·素问》 仲景三部诊法 寸口脉(桡动脉) —候脏腑病变 人迎(颈总动脉) —侯胃气 趺阳脉(足背动脉) —候胃气 注:后加:太溪脉(内踝上动脉)—候肾气 寸口诊法: 寸口脉象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  脉 诊 布指 1、先定关:以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 2、再定寸、尺:关前为寸 关后为尺 3、指目触诊 4、布指疏密 5、指力:浮(举)中(寻)沉(按) 6、对应脏腑 总 按(左对右,右对左) 单 按 错误的诊脉手法 (三)脉象的生理变异  1、与年龄、性别、形体有关:   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120-140次/分)   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 瘦人脉浮,肥人脉沉。 2、与精神情志有关: (三)脉象的生理变异  3、与季节、地理、气候有关: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4、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 课堂小结 1、部位:寸、关、尺 2、指力:举、按、寻 3、平脉:胃、神、根 有间歇的脉象:促脉、结脉、代脉 太渊——脉会 2、方法(“五平”) 平旦(为佳) 平伸(前臂平伸) 平心(心脏平齐) 平息(呼吸) 平齐(三指平齐) 诊脉时间: 1分钟以上 举 — 触按皮肤即得为浮取。 寻 — 用中等力度,触按至肌肉为中取。 按 — 用重度力触按至筋骨为沉取。 皮下 筋骨 轻按 中按 重按 诊脉力度: (一)平脉:正常脉象(平脉、缓脉) 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 成人一息四至,和缓有力,节律均匀。 脉 诊 三、正常脉象 (二)正常脉象的特征 1、有胃 (胃气) 脉势和缓, 从容、流利 反映脾胃运化功能 机体和营养状况 2、有神 应指有力柔和、 节律整齐 3、有根 尺脉有力、 沉取不绝 反映病情轻重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