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 热 待 查 中心医院 吴伟文 正常体温 正常健康人的体温比较恒定,一般保持在37℃上下的狭窄范围内(36.2~37.2℃),不因地理区域或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有所差异 个体间的体温可有一定的差异,但就每一个人体而言,其体温的生理节奏性变化基本相同 发热的定义 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人的体温超过其正常范围,通常认为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超出1℃时,称之为发热。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 发热待查的定义 发热待查,又称为原因不明发热、病因未明热等,简称为FUO(Fever of Unknown Origin),1961年由Petersdorf和Beeson引入此概念,提出发热超过3周,最高体温达38.3℃(101℉)以上,且经住院1周以上仍未明确诊断者为FUO 权威性的《西塞尔内科学(第20版)》中对FUO所下的定义为:一种持续3周以上,其体温超过38.3℃(101℉),尽管在一个良好医院或诊所检查后仍未做出诊断的疾病。通常此时所做的检查已包括询问病史、体检、常规血尿化验与培养、放射学以及某些特殊血清学检查。 国内的诊断标准为:发热持续2~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常规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 新近日本Kohno等提出了新的FUO诊断标准:门诊和住院患者发热分别在2周和1周以上,最高体温超过37.5℃而尚未明确诊断者 但这一标准尚未得到广泛承认和应用 发热待查的病因 如果进一步仔细评价,发热待查病例中的70%~90%是能够做出诊断的。其病因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六大类 一、感染 脓肿:肝,肝下,胆囊,脾,阑尾周 围 ,肾周,盆腔及其他部位 肉芽肿:肺外及粟粒结核,非典型分 支杆菌,真菌感染 血管内:与血管有关的心内膜炎,脑 膜炎球菌血症,淋球菌血症,李斯特 菌属,布鲁杆菌病,鼠咬热,回归热 病毒、立克次体及衣原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CM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肝炎, Q热,鹦鹉热 寄生虫:肠外阿米巴,疟疾,弓形体病 二、非感染性炎性疾病 胶原血管疾病:风湿热,系统性红斑 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别是Still 氏病),脉管炎(所有型别) 肉芽肿性:类肉瘤样病,肉芽肿性肝 炎,克隆氏病(Crohn病) 组织损伤:肺栓塞,镰状细胞病,溶 血性贫血 三、新生物性疾病 淋巴瘤/白血病:何杰金氏病,非何杰 金氏淋巴瘤,急性白血病 癌:肾,胰,肝,胃肠道,肺(特别 是当转移时),心房粘液瘤 四、药物热 磺胺类,青霉素类,硫脲嘧啶,巴比妥类,奎尼丁轻泻物(特别是用酚酞) 五、伪装热 处理或变更体温计 六、其他原因 家族性地中海热,弥漫性体血管角质瘤(Fabry氏病),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 据目前国内外文献报告,前三大类病因占了约80%左右,其中感染性疾病约占40%,非感染性炎症疾病与新生物性疾病各约占20%左右,其他的约占10%,还有约10%则始终原因不明 但病因的分布受地理、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按年龄分,6岁以下患儿以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为高,特别是原发性上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或全身感染 6~14岁以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和小肠炎症性疾病为最常见病因 14岁以上成人,虽然感染性疾病仍居首位,但肿瘤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长 发热待查的诊断 一、仔细研究病史和反复体检 没有任何手段能替代详细的病史询问和细致的体格检查 反复询问病史,从社会史、职业、旅游及服药史中也许能发现新线索 热型仅偶有助于作出某种特异的诊断,如隔日发热可确诊为间日疟原虫感染;持续发热可能是未经治疗的伤寒沙门菌感染及其他持续菌血症;而反复发热(Pel-Ebstein型热)可能为何杰金氏病和其他淋巴瘤 体检应当特别注意皮肤、淋巴结(包括肱骨内上髁的、耳后的及腋窝的)、粘膜(包括结膜)及腹部(硬块、压痛及肝脾大小) 发热伴寒战、结膜充血、皮疹、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黄疸、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出血现象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应根据具体病例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既不可过分依赖,也不可忽视,应结合临床表现分析判断 常规化验,包括三大常规、肝功能、血沉、迟发性过敏反应皮肤试验(例如:PPD、流行性腮腺炎)等,均应检查 大多数活动性炎症病人是贫血;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潜在细菌感染;单核细胞增多提示结核、布氏杆菌病、炎性大肠疾病或其他慢性炎症情况;严重淋巴细胞减少提示免疫缺陷或恶性肿瘤 异常高的血沉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