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搪胶用料基原理
搪膠用料基本原理 (四之一)
膠漿加熱變為固體的形成過程及生熟判定
在搪膠過程中,將液體之PVC膠漿注入模子中,然後把整個模子放入搪膠燼中加熱及旋轉. (所用之搪膠爐為香港最通用的一種,當燼心轉四轉時,燼架轉一轉.)經適當時間在固定爐溫加熱後,模子中的膠漿會在模子內凝固,冷卻後即為搪膠制品.
膠漿的主要成份為PVC粉及增塑劑,未加熱前PVC以致細之粉粒平均地懸浮於增塑劑中,由於增塑劑是油狀液體,固此PVC粉與增塑劑的混合物以漿狀存著.
當膠漿加熱,膠漿中的PVC份子因能量增加,份子與份子會重新排列,互相結合為巨大膠體而成固體,原來為液體之增塑劑則填充於PVC份子之間,由於增塑劑之存在把原來排列緊密之PVC份子推開,PVC亦由原來堅硬固體變為容易掘曲之膠體, 增塑劑愈多則PVC份子之間距離愈大,膠體的硬度愈低.如圖1所示當膠漿配方其它成份不變,而增塑劑由四十PHR變為一百PHR時,硬度亦由九十度變為五十度,(PHR=PART PER HUNDER RESIN)
溫度
90
50
40 100 增塑劑(PHR)
圖(1)
加熱的溫度夠高,時間夠長,所有PVC份子均會重新排列, 並且全部互相緊密地連結起來,在此情況下制成品的機械強度及耐化學性是最高的,我們稱該PVC熱透. 若溫度過低或加熱時間不足,搪出的制品雖然已形成固體,但大部份PVC份子未能連結,則機械強度及耐化學性較差,在加工時容易拉斷,我們稱該PVC未熟透或生膠.
常用試驗PVC生熟的方法有兩種:
塗丙酮法.
把要試驗之樣本剪為一寸乘三寸的長方形.
將樣本向外對摺,令一寸闊之邊互相對碰並使膠件貼近模面之平面貼齊. (如圖2A)
用夾子夾著已貼齊的平面,使膠件內部膠面向外彎曲至接近半圓形. (如圖2B)
用毛筆塗丙酮(Acetone)於樣辦彎曲部份,待丙酮乾後再塗,共塗三次.
塗丙酮後若無變化既樣本熟透.
於塗丙酮過程中樣本裂開即未熟透.
向模心
貼近模面
夾子
圖 2 A 圖 2 B
浸丁酮及甲苯法.
樣本處理如A1?2?3.
將樣本浸入丁酮(MEK)與甲苯(Taluene)各一半的溶液中十分鐘.
浸後若樣本無變化為熟透.
若有裂開則未熟透.
其他條件不變(同模子,膠漿,重量)爐溫升高令膠件熟透的搪爐時間可以縮短.(如圖3)
爐溫
300
250
6 8 10 時間(min)
圖(3)
但爐溫過高亦會引起其他問題,例如:
顏色不穩定.
貼近模子的膠料容易氣化.
縮水度高.
容易滲油.
常用之搪爐溫度為240°C~300°C.
膠漿在模中加熱時黏度變化很大﹒開始一段由室溫漸升,膠漿中的增塑劑因升溫而流動性加強,膠漿的黏度因而降低,至溫度接近100°C時,部份增塑劑滲入膠粉中流動的增塑劑漸減黏度亦漸升.
接近140°C PVC粉開始融溶,互相結合為不流動的膠體. 如圖4所示( 不同的PVC配方融溶溫度不盡相同,140°C只為方便說明而使用.)
黏度
140 溫度
圖(4)
搪膠模的形狀不一, 常有明顯突出及凹入部份. 例如馬身的搪膠模,四只腳是特別突出於主體,而馬肚部分為腳遮掩或為明顯凹入部份.
突出部份因附近沒有遮檔,熱傳容易,內壁的溫度比其他部份早到達融熔溫度,PVC膠漿迅速在此凝固,當主體部份達到融熔溫度時突出部份之內壁已有相當厚之PVC凝固, 此時膠漿會在主體及突出部份同時凝固,而凹入部份因被其他部份遮擋之內壁,溫度最後才達到融熔溫度,此時膠漿已快用盡,因此搪出的成品突出部份膠料特別厚而凹入部份特別薄.
補救厚薄不均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模子突出部份之外加上薄鐵皮,令突出部份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