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肝论治室性期前收缩体会论文.doc
从肝论治室性期前收缩体会论文
【关键词】 从肝论治;心脏复合征;室性早博复合征
室性期前收缩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医籍中出现的“心澹澹大动”、“心如悬”、“心怵惕”、“其动应衣”、“心惕惕然”、“心下鼓”等,其症状描述皆与室性期前收缩所产生的“心跳”感大致吻合。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已提出“心悸”、“惊悸”等名称,如第177条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脉象的表现反映了心脏搏动的情况,结脉相当于期前收缩之不成一定节律者,而代脉则相当于二联律、三联律等有节律的期前收缩。关于室性期前收缩的病因病机..毕业,《杂病广要·惊悸》云:“有因怒气伤肝,有因惊气入胆,母能令子虚,因而心血不足,又或嗜欲繁见,思想无穷,则心神耗散而心君不宁……”《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云:“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从上述条文可以看出,室性期前收缩属标实本虚之证,标实为气、滞、痰、热、瘀,本虚为气血阴阳的亏虚。在内与心、肝的功能失调有关,在外常因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因素诱发,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笔者认为室性期前收缩是在肝气郁结的基础上,由于痰热内蕴,扰动心神而成。
1 病因病机
1.1 肝气郁结是根本原因
“气者,人之根本也” 。人禀天地之气生,既生又赖后天精气的充养。所谓“阴阳之所以升降者,血脉之所以流行者,营卫之所以运转者,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参相成者,皆气也”。[1]气顺方能百脉畅通,脏腑运化正常。
室性期前收缩的病位在心,但与肝有密切关系。肝者将军之官,主谋略而藏血,主疏泄而调气,其经脉循胸布胁与心相通,其疏泄太过、不及均可致心功能失常,正如《杂病广要·惊悸》云:“有因怒气伤肝,有因惊气入胆,母能令子虚,因而心血不足,又或嗜欲繁见,思想无穷,则心神耗散而心君不宁,此其所以又从肝胆出治也。”若心情抑郁,情志不宁,七情内伤,导致肝疏泄失司,肝木横逆,则脏腑失调,气机逆乱冲心,心气郁滞,胸阳失展,脉络不畅,而见心悸胸闷诸证。心悸日久亦可致肝气不疏,气郁生热,郁热耗气伤阴,导致心失所养,加重心悸。故心悸与肝气郁结互相影响,致疾病缠绵难愈。
1.2 痰浊中阻是中间环节
严用和《济生方·痰饮论治》曰:“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若气机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失常,水湿停聚而为痰,痰浊伏留心中。
痰浊作为体内气机阻滞,津液化生失常的病理产物,在室性期前收缩发生中起到了中间环节的重要作用。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一身之血脉,不断供给周身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各种因素自外而袭,痹阻心之脉络;或由他脏功能失常,滋生痰浊诸邪,均可通过五脏之间相连的经络上犯于心脉,而发心悸。
1.3 痰热互结是病机关键
《血证论·怔忡》云:“心中有痰者,痰入心中,阻其心气,是以心跳不安。”痰浊内蕴,郁久最易化热,痰热互结,上扰心神,心神不宁,导致心悸、胸闷、失眠、烦躁。痰为阴邪,非温不化,非燥难去;而热为阳邪,喜凉喜润,痰与热结,寒热错杂,使疾病经久难愈。痰浊、痰热阻滞心脉的气血流通,故脉结代。若阻碍脏腑气机运化,势必加重肝气郁结,使实者愈实;痰居心位,日久必将耗损心气,心气不足,行血无力,心失所养,亦发心悸,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痰热日久,化火伤阴,导致肝阴暗耗,甚至痰火内扰之征象。
1.4 生理、心理因素,或生活环境的影响是外在因素
1.4.1 30~60岁为易感人群,此年龄段人群,工作紧张,生活负担重,压力较大。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此年龄段还有提前的趋势。
1.4.2 性格内向,属胆汁质和抑郁质等木火体质的人多发病。
1.4.3 诱因多因事不谐,思想无穷或怫郁不遂,或激愤惆怅。
2 治法、组方及方解
室性期前收缩往往可见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等一派标实之象,心悸缓解后则常有乏力、倦怠之感。临证时,我们采用疏肝理气、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的治疗原则,以达到泻实补虚、标本兼顾之目的。予自拟调肝清心汤。药物组成:柴胡、枳壳、郁金、白芍药、全瓜蒌、半夏、黄连、苦参、赤芍药、石菖蒲、葛根、炒酸枣仁、珍珠母。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化痰清热、宁心安神之功。
2.1 疏肝理气为先
方中以柴胡、枳壳为君,柴胡归肝、胆经,味苦,性微寒,疏肝解郁,条达肝气,宣畅气血,《本草正义》云其性散,主肝经郁证;枳壳归脾、胃经,味苦、辛、酸,性温,能理气宽胸、行气消胀,正如朱丹溪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也。”
2.2 化痰清热为助
《医学衷中参西录·论心病治疗》:“有其惊悸恒发于夜间,每当交睫甫睡之时,其心中即惊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饮。心属火,痰饮属水,火为水迫,故作惊悸也。宜清痰之药与养心之药并用。”郁金味辛苦性寒,配柴胡疏肝行气,解郁,并可清心活血;白芍药归肝、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