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章 工业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
第13章 工业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
13.1 混凝
处理环节:预处理、中间处理、最终处理、三级处理、污泥处理、除油、脱色。
胶体:憎水性对混凝敏感,亲水性需特殊处理
高分子絮凝剂:分子量大的水溶性差,分子量小的水溶性好,故分子量要适当。
混凝的操作程序:里特迪克程序。
提高碱度:加重碳酸盐(增加碱度但pH值不提高)――快速搅拌1~3min
投加铝盐或铁盐――快速搅拌1~3min
投加活化硅酸和聚合电解质之类的助凝剂――搅拌20~30min
应用:1)造纸和纸板废水:加入少量的硫酸铝即可有效地混凝。如表13-1
2)滚珠轴承制造厂含乳化油废水:用CaCl2破除乳化,用硫酸铝去除油脂、悬浮物、Fe、PO4。
13.2 气浮
13.2.1 气浮的基本原理
气浮=固液分离+液液分离――用于悬浮物、油类、脂肪、污泥浓缩
原理:微气泡――粘附微粒――气浮体(密度小于水)――去除浮渣。
探讨:
水中颗粒与气泡粘附条件
界面张力、接触角和体系界面自由能
任何不同介质的相表面上都因受力不均衡而存在界面张力
气浮的情况涉及:气、水、固三种介质,每两个之间都存在界面张力σ。
三相间的吸附界面构成的交界线称为润湿周边。通过润湿周边作水、粒界面张力作用线和水、气界面张力作用线,二作用线的交角称为润湿接触角θ。见图13-3和13-4。
θ90, 疏水性,易于气浮
θ90, 亲水性
悬浮物与气泡的附着条件:
按照物理化学的热力学理论, 任何体系均存在力图使界面能减少为最小的趋势。
界面能 W =σS S:界面面积; σ:界面张力
附着前 W1 =σ水气+σ水粒 (假设S 为1)
附着后 W2=σ气粒
界面能的减少△W= W1-W2=σ水气+σ水粒-σ气粒
图13-4,σ水粒 =σ气粒+σ水气COS(180(-θ)
所以: △W=σ水气(1-COSθ)
按照热力学理论, 悬浮物与气泡附着的条件:△W0
△W越大,推动力越大,越易气浮。
(2)气-粒气浮体的亲水吸附和疏水吸附
由于水中颗粒表面性质的不同,所构成的气一粒结合体的粘附情况也不同。亲水吸附亲水性颗粒润湿接触角(θ)小,气粒两相接触面积小,气浮体结合不牢,易脱落。疏水吸附疏水性颗粒的接触角(θ)大,气浮体结合牢固。(0, COSθ(1, △W= 0 气浮
θ90, COSθ1, △Wσ水气 颗粒附着不牢
θ90, △Wσ水气 气浮――疏水吸附
θ(180 △W=2σ水气 最易被气浮
2) 同时, COS θ =(σ气粒-σ水粒)/σ水气 (由图13-4)
σ水气增加,θ增大, 有利于气浮
如石油废水, 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少, σ水气大,乳化油粒疏水性强,直接气浮效果好。
而煤气洗涤水中的乳化焦油,由于水中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多,σ水气小,直接气浮效果差。
对于亲水性颗粒的气浮,表面需改性为疏水性 → 投加浮选剂
浮选剂:松香油、煤油、脂肪酸,起连接颗粒和气泡之间作用。
泡沫的稳定性
气浮中要求气泡具有一定的分散度和稳定性。气泡粒径在100(左右为好。
洁净水中:
(气泡常达不到气浮要求的细小分散度
(洁净水表面张力大,气泡有自动降低自由能的倾向,即气泡合并。
(稳定性不好。
(缺乏表面活性物质的保护,气泡易破灭,不稳定。
即使悬浮物已附着在气泡上也易重新脱落会水中
↓
加入起泡剂(一种表面活性物质),保护气泡的稳定性。见图13-5
对于有机污染物含量不多的废水在进行气浮时,气泡的稳定性可能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适当的表面活性剂是必要的。
但表面活性物质过多太多 → σ水气降低,同时 → 此时,尽管气泡稳定,
污染粒子严重乳化 但颗粒-气泡附着不好
如何控制最佳的投加量?
影响三个因素:稳定性、表面张力、乳化效果
界面电现象和混凝剂胶稳
疏水性颗粒易气浮,但多数情况下并不好,主要是由于乳化现象。以油粒为例:
表面活性物质存在:非极性端吸附在油粒,极性端则伸向水中→乳化油 (图13-6)→电离后带电→双电层现象→稳定体系
废水中含有亲水性固体粉末(固体乳化剂),如粉砂、粘土等(θ90):一小部分与油接触,大部分为水润湿,见图13-7。
→乳化油稳定体系
带电的稳定体系是不利于气浮的,应
→ 脱稳、破乳→ 投加混凝剂→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招投标合规指引之招标常见问题(第一期).pdf VIP
- 2025版建筑行业临时用工合同范本(2025版).docx
- 痛风性关节炎-课件.ppt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2024年《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岗前培训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附解析.doc VIP
- Module4Unit1Willyoutakeyourkite?(教学设计)-英语四年级下册.docx
- 新闻编辑学 (第四版).ppt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附解析 .pdf VIP
- (人教2019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