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25485.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25485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今) ——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迅速发展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图) 含义:前提、内容、根本 目的、实质、目标 原因 实施 农村:原因、方针、 怎样改、作用、方向 城市:时间、原因 怎样改、作用 必要性 内容 步骤 特点(新格局) 作用 成就(图) 梳理基础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② ③ 材料1:以“政社合一”……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机制。农民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 材料2:①1978年我国国有企业占22.4%,集体企业占77.6%。②部分国有企业没有严格的经济责任制,经济核算不健全,职责不清,考核不严,职工多生产和少生产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 ③1957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一国有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想采取降温措施,即采用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没有这样的权力,要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回答:农村人民公社和国有企业在分配体制、经营管理体制和所有制形式方面分别存在怎样的问题? 为什么要改? 理解: 计划经济体制 ★农村: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发展乡镇企业和 非农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不变—土地所有制(公有) 变—经营管理体制:包产到户 包产到组、自负盈亏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城市(国有企业): 分配体制:平均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 经营管理体制:政企不分、直接管理→政企分开、间接管理、宏观调控 所有制形式:单一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怎样改? 什么不能变?变什么? 作用?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岛 多层次有重点线面结合全方位 浦东 沿 海 开 放 城 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 地 经济特区 格局形 成 特点 读一读、记一记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A 、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改变吃“大锅饭”的弊端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 ) A 、沿海 B、内地 C、农村 D、城市 3、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 ) A、1978年 B、1985年 C、1987年 D、1992年 4、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C C B A 1、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有哪四次调整?每次调整的原因、核心内容、影响? 2、总结建国后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3、总结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封闭到开放?近代的开放和现代的开放有何区别? 4、区分一五计划(P94-95)、十年探索(P102-103)、十年文革(P110)、改革开放(P121)各个时期所取得的成就 总结、比较 成昆铁路 宝成铁路 湘黔铁路 兰新铁路 大秦铁路 鹰厦铁路 ④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①过渡时期 ②十年建设时期 ③十年文革时期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 改革 开放 *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