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社会主义第3.4.5讲07
一、列宁对科社理论的发展 1870年出生在辛比尔斯克 1889年组织马克思主义小组,成为马克思主义革命家 1895年组织成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1917年领导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1、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1)帝国主义是实质是“垄断” (2)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垂死性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局限性:过分强调了矛盾的斗争性(正值一战之际) 对矛盾的统一性估计不足 (二战后科技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列宁的“一国胜利论” 马克思的“同时胜利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爆发才能取得胜利 理由: 只有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才会产生尖锐的矛盾,才会出现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 只有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生产社会化水平才会高度发达,才能为社会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只有资本主义充分发展,无产阶级才会壮大,才能为社会主义提供主观条件。 国际资产阶级有联合起来对付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 列宁: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一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 二是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起来革命之外没有别的出路。 三是不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资产阶级不可能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四是不发达国家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及意义 1、布尔什维克的由来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列宁派占有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多数派的俄文译音), 拥护马尔托夫的被称为孟什维克(少数派的俄文译音)。 2、俄国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苏维埃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四月提纲》 “七月事变” “十月革命” 4、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和平法令》:是苏维埃国家对外政策的第一个法令。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土地法令》: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 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5、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布列斯特和约》 问题: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否定了马克思”同时胜利论”的同时是不是也否定了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 6、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第一,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第二,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新纪元。 第三,十月革命开辟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纪元。 第四,十月革命开辟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新纪元。 (三)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 (1)背景: 一战使俄国经济濒于崩溃 国内反革命叛乱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2)内容: ①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国有化 ③取消商品贸易 ④实行强制劳动 (3)直接过渡的尝试 (4)局限性 第一,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现实,是一种超越实际的空想。 第二,脱离了农民的需求,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破坏了工农联盟。 2、新经济政策 内容: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恢复商品贸易; 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实行按劳分配。 3、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第一,不发达国家可以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但要充分估计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长期性和阶段性。 第二,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为此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电气化。 第三,充分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的关系。 第四,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不可避免的。 第五,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第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官僚主义。 1、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争论 不断革命论 否定新经济政策 超高速工业化 2、斯大林与布哈林的争论 反对超工业化 反对农业全盘集体化 拥护新经济政策 否认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 3、苏联党内争论的结果 第一,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偏离新经济政策的道路,为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准备了政治条件 第二,助长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左倾”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只有一种模式 第三,破坏了党内正常的民主政治生活 第四,在党内形成了斯大林的个人集权制,并且使个人崇拜盛行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三大运动 1、工业化运动 2、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三)苏联模式的特点 1、政治方面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 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四)苏联模式的推广 1、社会主义由一国向多国的发展 2、苏联强制推行自己的社会主义模式 3、苏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神奇的带子(莫比乌斯带).ppt
- 神奇的克隆PPT(CL).ppt
- 神尔天才国学机揭秘:诵读经典给孩子带来的益处.ppt
- 神州五号航天飞船宇航员出征记.ppt
- 神州智达诗歌鉴赏专题十三(一).ppt
- 神牛快讯-5.21早盘提示.ppt
- 神牛快讯上证早知道528.ppt
- 神田书店街、八重洲地下商店街.ppt
- 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91516.ppt
- 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3.ppt
- 2025年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必考题.docx
- 2025年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