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讲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道路选择.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一)城市化(Urbanization)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100%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二、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的辐射能力 当城市化水平低于10%时,城市对于农村的辐射能力是很弱的,城市文明基本上只限于城市人口享受; 只有当城市化水平达到20%—30%时,城市辐射能力才开始增强,城市文明的普及才开始加速,此时城市文明普及率约为25%—35%;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的辐射能力(续1) 当城市化水平达到30%—4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约为40%—50%; 当城市化水平超过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则达到70%以上,这个阶段是城市辐射力最强、城市文明普及最快的时期; 2006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3.9 % 。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的辐射能力(续2) 当城市化水平超过7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有可能达到90%以上,甚至100%。 重庆棒棒·模特·画家老田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超过70%,如英国2003年城市化水平为89.7 %,美国为77.9 %,日本为79.2 %,德国为88.1 %,意味着城市化水平达到较高阶段; 英国2003年城市化率为89.7 %,美国为77.9 ?%,日本为79.2 %,德国为88.1 %,但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逆城市化(Negativeurbanization):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郊区无限蔓延,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的衰退。 发展中国家的“超前城市化”:主要是拉丁美洲国家。2003年阿根廷的城市化率为88.6 %,委内瑞拉为87.6%,巴西为82.8%。 超前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 ):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脱节。 阿根廷Villa Carton贫民窟迁出来的居民正在等候政府发放食物 发展中国家的“滞后城市化”:印度、中国是典型。2003年世界平均城市化率为48.7 %,200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43.0%,低于菲 律 宾(2003年为 61.0 %),马来西亚 (2003年为59.4 %)。 滞后城市化(Underurbanization) :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工业向乡村扩散,农村人口就地非农化,从而城市化水平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世界城市化的普遍规律是城市化水平高于或等于工业化率,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率之比值的合理范围在140%—250%之间。 ? 国别 1995年 工业增加值/GDP 城市人口比重 低收入国家 38 29 中等收入国家 35 60 上等收入国家 32 75 世界平均水平 33 45 中国(1995年) 48 30 中国(2000年) 44 36 中国(2006年) 43 44 表 三 从上表看,2006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率之比值为44%/43%=102%,不在合理范围内,是滞后城市化。 一般来说,低收入国家都是滞后城市化。 (二)城市化的规律 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 (1)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1980年 153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Y)与人均GNP(X)的回归方程: Y=16.44lnX-72.14 样本数N=153,相关系数R=0.92,标准差S=9.28 (2)城市化水平与国民生活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3)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4)城市化水平与第一产业呈负相关关系 据测算,整个发达国家在1820-1950年(工业化中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97;1841-1931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系数为+0.985;1806-1946年法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系数为+0.970;1870-1940年瑞典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系数为+0.976,均呈正相关关系。 2、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中小城市,并产生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带和城市群。 目前世界上较著名且获得多数人公认的国际级城市带有:美国东北部城市带、美国五大湖城市带、英国城市带、欧洲西北部城市带、日本东海道城市带等。 在中国,理论界公认的已经形成或将要形成的国家级城市带有: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珠江三角洲城市带、京津唐城市带和辽中南城市带。 3、城市化的五阶段论 城镇人口增长系数(K): 城镇人口增长规模与总人口增长规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