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发掘路线图.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操墓发掘路线图

曹操墓发掘路线图“河南是文化历史大省,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却远不如陕西,一个重要原因是河南没有挂帅的东西”。 河南省文物局前局长常俭传写下“军令状”:请市领导“暂不视察”,如果发掘失败,责任由他一人承担,与领导无干。 “魏武王”石牌现身黑市,安阳市据此决心发掘曹操墓,市长办公会就一次性加拨发掘资金100万。 2008年12月12日,上午10点,河南安阳安丰乡郊,一座东汉大墓的发掘现场。两条简单的蓝色长桌上,摆着两个红色的暖水瓶,河南省文物局前局长常俭传站在桌前拿着扩音器,如同祷告一般神情严肃地与共墓主人对话:“魏武帝啊,我们今天来挖你们这个墓,是为了保护您,如果再不挖,就会被盗墓分子盗完了……” 常俭传和他的同事们相信,这里就是他们寻找多年的曹操高陵。 这个讲话是他即兴发挥的,现场没有其他领导,河南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站在他身后,让他讲几句。常俭传觉得魏武帝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他们,墓里一定会留点东西给他们。 开掘仪式简单且低调,“只干不说”是他们开挖前确立的原则。除了常俭传提到了魏武帝,他们对外一致称为“东汉大墓”。按照国家政策,帝王墓一律不许开挖,他们的申报也是打了个擦边球。 发掘历时一年,在2009年12月27日,考古工作队对外宣布,曹操高陵被发现。 河南需要一座帝王墓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篮子里却没有东西” 时间回到4年前。安阳市殷墟申遗刚刚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现场考察,忙碌的常俭传闲了下来,他开始琢磨寻找曹操墓的事。 这位退休仍不“安分”的局长一直将在河南找到帝王墓作为一生的心愿。河南是文化历史大省,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却远不如陕西,“说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篮子里却没有东西。”在常俭传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河南没有“挂帅的东西”。他在任期间曾下拨资金在新郑机场附近开挖一座战国大墓,他猜想那里是韩王墓,可花费了十几万元经费后却发现墓室被偷盗一空。 一个文物官员来说,考古失败风险是很大的,可能会被扣上“好出风头、冒险”的帽子,并要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常俭传带着这个遗憾退休,但仍不死心。 这也是曹操墓开掘仪式并没有一位现任领导在场的原因。常俭传作为老领导,站出来发言“其实也是挡箭牌”。 2005年10月,他和安阳市考古所所长孔德铭等人一同先后4次考察了邺城三台遗址、西门豹祠遗址等地后,开了一个内部讨论会议,出席会议的除常俭传外,还有5个人:安阳甲骨文协会会长党项魁、中国古都协会理事焦智勤、安阳文物局局长段振美、副局长张才军及安阳文物队队长孔德铭。 他们一致认为应当在安阳寻找曹操墓。对常俭传来说,除文献推断外,其中最充分的理由是,在渔洋村村支书龙振山的家里,他发现了“帽钉”,“这只能是帝王用的,别人用要杀头,这个地方帝王只有曹操。” 谁出头担这个风险?常俭传说,“反正我也退了,我应该干这个事。”经过几个月的起草和准备,他以个人的名义给河南省委领导写了一封信,请求省委下拨资金支持寻找曹操墓。 常俭传在任期间曾申请在河南重修楚长城,但没有成功,“由此明白,只有省的领导重视、支持,才能把事情办好。”他在给河南省委的信里写道:“寻找曹操墓‘万事俱备,只欠经费’。” 因为担心省委主要领导收不到信,他还专门托一位省委常委亲手转交这封信。尽管他没有收到任何回复。然而,这个发出信件的日期——12月12日,则被他选为这次开掘曹操墓仪式的日期。 寻找墓地 “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 开挖之前,考古人员私下一致认为这座东汉大墓就是曹操墓,这来源于历史文献研究进行的“外部确定”。 将时空隧道向前拉伸一千八百年。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专权,各地诸侯群雄并起,一个强盛的汉王朝面临土崩瓦解之势。 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从废墟洛阳迎接到许昌,史称“挟天子以令诸侯”。此后,一胜(官渡之战)一败(赤壁之战)两大战役确立了曹操长久扎根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一带的基础。前役,曹操以少胜多,战胜了北方霸主袁绍,并将自己的据点定为冀州邺城。后役,曹操败于孙刘联军,三国鼎立之势正式确立。 曹操志在统一天下,故一生南征北战,并在驻地发展经济。公元220年农历正月,66岁的曹操病逝于洛阳。在其去世前,他自封为魏王。死后被追认为魏武王。同年底,曹丕称帝,称魏文帝,追称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曹操虽逝,他却是一千八百年来民间谈论至今长盛不衰的话题。南宋以后,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开始丑化曹操,至明朝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出现达到了顶峰,曹操由大政治家、大军事家演变为小说《三国演义》里的乱世奸雄形象。 对曹操墓葬的研究亦是热门话题,以民间流传的“七十二疑冢”传播最广,而这一说法却基本上被史学家否认。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郝本性说,“所谓的曹操七十二疑冢是南宋以后才有的说法。”1988年3月8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了《“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