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随笔82187
学号: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题 目 一语天然万古新,浮华落尽见真淳
——浅论陶渊明率真淳人格
学 生 韩佳欣
指导教师 赵丽娟
年 级 2008级 5班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 院 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一语天然万古新,浮华落尽见真淳
——浅论陶渊明率真淳人格
韩佳欣
摘要:陶渊明一生,函咏古今包蕴万物陶练百家,对人生做出了深刻而简约的悟解,形成了独具特色坚胜玉石的人格特点,为后世留下了不尽的精神财富,树立了坚实的丰碑。本文从率真自然方面将陶渊明人格做出了整体描述,继而又在两个大方向下进行深入阐发,从返朴归真,摈弃世俗,固穷守节三方面表现其“率真”人格。又从热爱自然和追求自由两个方面凸显其“自然”人格,最后以其人格对后世的影响收复全文。将陶渊明的显著特点及其之所以引人推崇阐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后世人对陶公的追思及笔者对陶公的敬仰与喜爱彰显有加。
关键词:陶渊明 率真 自然 人格
一语天然万古新,浮华落尽见真淳
——浅论陶渊明率真淳人格
博古通今,陶渊明以其身怀耿介,坚胜玉石的人格魅力吸引着人们对其景仰,厚爱。如刘廷深《陶靖节先生祠堂记》说:“虽妇人孺子,田夫野老,皆知爱慕。”[1]古今大家名士亦更多关注此人,对渊明诗文及人格首感兴趣的乃昭明太子萧统。他曾经在《陶渊明传》中记序说:“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加搜求,粗为区目。”[2]可见其对陶渊明诗文喜爱之深,亦更对其人格推崇备至。此后则更多孺人雅士,田夫妇孺等观其文,品其志,仿其行,学其毅,可见其人格之伟力。
一、率真人格
陶潜人格清高耿介,洒脱恬淡,醇厚善良,然最为可贵是“真”也,而欲要写其真可从三方面观之。
(一)返朴归真
“朴”即指未曾沾染礼法和智巧的淳朴,即朴素的人性。“真”即为天真,不矫揉造作,不事与愿违。正如其在《归去来兮辞》中所云:“质性自然,非矫历所得。”没有雕琢,没有造作,有的只是一份心底的自然淳真。在诗《平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慕。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陶渊明也无不强调,自己“投冠旧墟”“不好爵慕”为的便是“养真茅下”“以善自名”,加官进爵我不喜,厚禄名利我亦不求,只为固守自我一个真性情真感受。回想当初刚要做参军,“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始作镇军参军曲阿》)一“真”一“返”将诗人的矛盾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想着自己的初衷,只是想守住自己的本意,本真,谁能想得形迹受拘谨,且让其随造化改变吧。最终还是重返自己的生庐,那里才有我的栖身容心之所。
陶渊明的“返”与“归”贵在一个真字,正如苏轼评价他说:“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3]陶潜从未向世人说自己有多么清高自傲,孤芳自赏,然而他的所为中却不时地向世人展示自我的本真,绝不会因别人的看法言论而易己之志。“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既然世事与我本质相违背,我只能保我自身之本,弃世而去,“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归去来兮辞序》)归隐村巷,还我本真。“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其一)反正“丘山”之中才是我的乐土,那里才是我所追求的,所以抛弃一切“尘杂”回归我那本真的“悠然”当中来,是真人也。
(二)摈弃世俗
屈原道:“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4]用此佳句形容陶公也是恰切无比,在那样的社会里而唯有陶公毅然决然,摈弃世俗。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曰:‘我不能为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5]即此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也便成了陶渊明人格气质的一个化身,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坚持自我的伟大人格更是经久不衰。陶渊明在辞官归隐后有好心的邻居规劝,为表己志,陶渊明在其《饮酒》之九中答劝者曰:“一世皆尚同,愿君泪如泥。深感老父言,察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己诅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此诗既是回复规劝者又是诗人聊以自勉,笃信其志的言论,告诫自己,无论怎样,吾驾都不可回,坚持着自己的坚持。
多读陶诗,不难发现,陶公诗中,多有含松柏菊玉石等意象的诗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二》)“景翁璐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因值孤生松,敛翩遥来归。励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饮酒》其五)诗人多用松柏菊玉石等意象入诗,并非诗人多见此等事物,而是关键在于他们中松柏菊蕴含傲寒斗霜的品格;玉石又象征坚贞不屈的节操。诗人正是想借这些景物来抒自己同他们一样,含有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