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蟾蜍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蟾蜍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蟾蜍;生物学特性;药用价值 蟾蜍俗称癞蛤蟆,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在动物分类上属于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蟾蜍共有250多种,目前,我国已知有2个属,17个种和亚种。蟾蜍是有益动物,主要捕食甲虫、蜗牛、蛞蝓、地蚕、蝇蛆、白蚁、蟋蟀、蝗虫、蛾类、蝶类等多种害虫和小动物。最常见的有中华大蟾蜍Bufo bufogargarizans 、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花背蟾蜍Bufo raddei 等。中华大蟾蜍分布最广,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药用价值很高。用蟾蜍生物毒素及蟾蜕治疗临床疑难杂症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蟾蜍药用价值的应用正不断深入。 1 蟾蜍的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蟾蜍身体宽短粗壮,皮肤粗糙,除头顶部无疣外,其余部分布满大小不等的疣粒。身体背面颜色变异较大,一般为黄棕色、灰绿色、黑褐色或赤绿色,略具不规则的棕红色花斑;腹面不光滑、乳黄色,有棕色或黑色斑块。头宽大。口阔,吻端圆而高,口中无齿,舌端不分又,舌能自由翻出口外,眼大而凸出,眼间距大于鼻间距,眼后方有圆形鼓膜,头部两侧长有长条形隆起的耳后腺(毒腺)1对,该腺体能分泌有毒白色浆液,即“蟾酥”。无声囊。前肢较长而粗壮,后肢粗短。成体无尾。 1.2生活习性 蟾蜍喜湿、喜暗、喜暖,主要生活于池塘、沼泽、农田、宅旁、路边等处,常栖息在水沟边以及湿润的石头下、洞穴内、草丛中。白天潜伏,夜间活动频繁,常于傍晚和清晨出来觅食,特别是在阴雨天或雷雨过后更为活跃。蟾蜍食物的种类很多,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选择的食物也不相同,其蝌蚪期主要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腐殖质,幼蟾和成蟾主要捕食甲虫、蚯蚓、蜗牛、蛞蝓、地蚕、蝇蛆、白蚁、蟋蟀、蝗虫、蛾类、蝶类等多种害虫和小动物,有时也以鲜嫩植物为食。蟾蜍是捕食害虫的能手,1只蟾蜍日捕食昆虫上百只,半年可消灭害虫2万余只,因而对农林生产有益。其正常生活的温度为10一30℃,最适温度为15—25℃,温度过高过低均影响其摄食和生长。蟾蜍有冬眠习性,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摄食明显减少,环境温度在10℃以下时,它就隐蔽在土中或钻入洞穴中,也有的在池塘深水处集群停食冬眠,次年惊蛰后水温回升至10℃以上时醒眠,开始活动和觅食。 1.3繁殖特性 蟾蜍是卵生动物,在水中产卵、体外受精,繁殖能力较强。每年春季当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蟾蜍便活跃起来,雌雄蟾蜍抱对交配,雌性个体产卵于水中(华东地区一般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是蟾蜍的产卵盛期),每只雌体一次产卵量为l 000—4 000枚。卵一般成2行排列在管状胶质卵带内,卵带漂浮于水上或缠绕于水草上自然孵化,当水温为18~24℃时,经3—5 d孵出蝌蚪。刚孵出的蝌蚪形似小鱼,有侧线,全长5—6 ant,用鳃呼吸,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不取食,靠自身的卵黄囊供给营养。2—3 d后开始采食水中浮游生物及其他有机物碎屑。孵化后25—27 d后肢开始伸出,并逐渐延长,随着后肢的长大,至70 d左右时前肢开始伸出,同时尾部开始退化并逐渐消失,从而完成变态。变态后的幼蟾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内部器官系统也逐渐完善,约经16个月达到性成熟,发育为成体。蟾蜍寿命一般为10年。 2 蟾蜍各部位药用价值 2.1蟾酥 蟾酥是蟾蜍的耳后腺及身体背部的瘰粒分泌的白色浆液干燥品,是珍贵的中药材。蟾酥性温,味甘、辛,有毒,归心、胃经,有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之功效,可治疗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症。 内含多种生物成分,从已确定的化合物看,主要成分有蟾蜍毒素类、蟾毒配基类、蟾毒色胺类及其它类。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目前德国已将蟾酥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 制取方法:一手捉蛤(可戴驶手套),一手用竹或木制刀片刮取其耳后腺及背部疙瘩分泌的白色浆液(注意勿溅人跟内以免引起发炎),盛人非金属器皿中,滤去杂质.然后将蟾酥浆涂于玻璃平板上晒干.取下的即为片酥。其纯品星大小不等的片状,质硬而脆,呈榇褐色,有光泽,嗅时有刺激(鼻、眼)的性昧,舌尝有麻木感,能溶于酒精,难溶于水。 2.2干蟾皮 干蟾皮是蟾蜍除去内脏的干燥体。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近年来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 制取方法:蛤蟆于每年5—6月份进行第一趺脱衣。脱衣前它背部弓起,肚子一块块的鼓出,并用前爪撕衣。当衣已脱离三条腿时。可人工帮助将最后一条腿上的衣脱下.并从其口中将已吞的部分蟾衣拉出(蛤蟆有吞食脱衣的习性),用清水漂洗去上面的黏液,将其展放在25cm×12em的玻璃片上(以适合脱衣的太小为度),晾干或置红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