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风险管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鹿风险管理

三鹿集团案例分析 解说:候镇 幻灯片制作:肖艺欢 材料收集整理:肖艺欢,白艳 案例概况 案例分析 案例启示 案例概况 三鹿集团简介 三鹿集团是一个有半个世纪历史,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食品工业百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连续6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是国产奶粉的“龙头”,奶粉产销量已连续10余年全国第一,2007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8.26%,比位居二三的其他品牌分别高出5.68%和9.43%。 三鹿奶粉事件回放 三鹿奶粉事件回放 三鹿倒闭 2008年12月2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案处理情况。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三鹿集团于2008年9月12日全面停产。截止2008年10月31日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三鹿集团资产总额为15.61亿元,总负债17.62亿元,净资产-2.01亿元,12月19日三鹿集团又借款9.02亿元付给全国奶协,用于支付患病婴幼儿的治疗和赔偿费用。目前,三鹿集团净资产为-11.03亿元(不包括2008年10月31日后企业新发生的各种费用),已经严重资不抵债。至此,经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评定,价值高达149.07亿元的三鹿品牌资产灰飞烟灭。 案例分析 三鹿集团问题分析 内部环境 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 内部监督 三鹿集团问题分析 (一)内部环境 公司治理结构 三鹿集团的大股东享有56%的控股权,第二大股东持有43%的股权,其余1%的零散股份由小股东持有。但大股东三鹿乳业公司推行的是员工持股,并且由经营者持大股,96%左右的股份由900多名老职工拥有,因此,三鹿集团的实际控制人相当分散,不合理。 三鹿集团问题分析 公司高管的道德观 诚信缺失,道德沦丧,只顾自己利益,不顾消费者身体健康。三鹿集团早在2008年3月就接到消费者反映,但直到2008年8月三鹿已经-秘密召回部分问题奶粉之时,却仍然没有将事件真相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公之于众,这种做法直接导致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 公司的企业文化 如果企业做好文化建设工作,培育好员工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就不会出现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耿氏兄弟等不法分子、告知这些不法分子通过添加三聚氰胺可通过检测的技术人员、销售给不法分子三聚氰胺化工原-料的人员。 三鹿集团问题分析 (二)风险评估 食品行业是公认的高风险领域。对乳品企业来说,最重要的风险点无疑是原料奶的采购质量。我国乳品加工厂一般没有自己的奶源,主要采用的原奶采购模式,就是“奶农——奶站——乳企”,三鹿集团也不例外。但这种模式增加了中间商环节,且乳企无法直接、全面地控制奶农和奶站,而我国的奶站建设基本没有门槛,也缺乏具体的管理办法及监督部门。那样,每个农户的奶牛喂养过程、原料奶的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等都可能存在不同的风险,这就给原料奶的质量检验带来了挑战。而在蒙牛、伊利等标杆企业的竞争压力之下,在激烈的原奶争夺战中,三鹿集团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弱化,最终酿成了毒奶粉事件。 三鹿集团问题分析 (三)控制活动 在食品行业,质量控制是关键。三鹿奶粉号称有1100道检测工序,为何没有检出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含量过高的事实上,企业还是拥有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并得到切实执行,否则就不会在2007年前“屡次”查出耿某提供的牛奶不合格,但是三鹿集团对这种“屡次不合格”牛奶的提供者居然没有“诚信记录”,在其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使得“问题”奶进一步演化为“毒奶”而顺利通过检测后没有保持“合理怀疑”。另一方面,企业应急机制缺失,从2008年3月份起,三鹿就陆续接到一些患泌尿系统结石病儿童家长的投诉,一些媒体也开始以“某品牌”影射三鹿。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三鹿的应急机制几近失效。在整个事情过程中,三鹿处理危机的方式是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能瞒就瞒,导致事态日益恶化。 三鹿集团问题分析 (四)信息与沟通 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单位应当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但三鹿集团“长期隐瞒问题”,既没有积极主动收集,处理和传达相关信息,也没有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情况,更没有积极主动向社会披露信息。早在2008年3月三鹿集团就已经接到消费者的投诉,6月份反映的人越来越多,但直到2008年8月2日,三鹿集团才将相关信息上报给石家庄市政府。这种信息与沟通的延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毒奶粉的危害后果。 三鹿集团问题分析 (五)内部监督 驻站员监督检查,是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日常监督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监督检查饲养环境,挤奶设施卫生,挤奶工艺程序的落实。但是三鹿集团未能落实到位,导致在原奶进入三鹿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