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官文书到军事文书 古代讨伐檄文源流考 组图
古代檄文解
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如“操作檄文以达诸郡”(《三国演义》)。现在也指 HYPERLINK /doc/6283319.html \t _blank 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 HYPERLINK /doc/3851232.html \t _blank 文章。
檄是古代的一种文书,其作用有三:“一是上级告示下级,二是官府晓谕百姓,三是我方声讨敌方罪状。”历史上最为人所熟知的檄文,首推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其传世之由,胜在“言词之犀利”(《古文观止》),而《三国演义》“言不甚深,意不甚俗”则是其显著特点,要说言词犀利,俯拾即是,其中,陈琳骂曹操的檄文,更是痛快淋漓,解馋解恨。
檄文最早源自春秋战国,发展到汉代已成为一种日常行政事务性质的普通官文书,并因此奠定了后来军事信息传播的体式基础。檄文用于军事信息的传播最初见于春秋战国。到汉代,檄文已比较发达,使用频率相当高,成为当时一种日常行政事务性质的普通官文书。三国以后,檄文逐步摆脱汉代官文书模式,专门向后来的军事文书发展。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已逐步摆脱原来汉代的官文书窠臼,演变成后来用于战斗的军事文书。史籍保存下来的军事檄文并不多,其中比较经典的要数隗嚣的《讨王莽檄》、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骆宾王的《讨武曌檄》等。
檄文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军事文体,古人有“传檄而千里可定”的说法。在我国古代战争中,檄文堪称抢占舆论先机、实施攻心、凝聚士气的精兵利器,在政治、军事斗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我国古代战争中,催生了大量的战争檄文,其中不乏经典的名篇和妙趣横生的故事。
震雷始于曜电,出师先乎 HYPERLINK /doc/1141225-1207329.html \t _blank 威声。故观电而惧雷壮,听声而惧兵威。兵先乎声,其来已久。昔有虞始戒于国,夏后初誓于军,殷誓军门之外,周将交刃而誓之。故知帝世戒兵,三王誓师, HYPERLINK /doc/472898-500777.html \t _blank 宣训我众,未及敌人也。至 HYPERLINK /doc/4942462-5163419.html \t _blank 周穆西征,祭公谋父称古有威让之令,令有文告之辞,即檄之本源也。及春秋征伐,自诸侯出,惧敌弗服,故兵出须名。振此威风,暴彼昏乱, HYPERLINK /doc/4006244-4203022.html \t _blank 刘献公之所谓告之以文辞,董之以武师者也。齐桓征楚,诘苞茅之缺;晋厉伐秦,责箕郜之焚。管仲、 HYPERLINK /doc/7593217-7867312.html \t _blank 吕相,奉辞先路,详其意义,即今之檄文。暨乎战国,始称为檄。檄者,皦也。宣露于外,皦然明白也。张仪《檄楚》,书以尺二,明白之文,或称露布,播诸视听也。
兵以定乱,莫敢自专,天子亲戎,则称 HYPERLINK /doc/388132-410946.html \t _blank 恭行天罚;诸侯 HYPERLINK /doc/6918530-7140474.html \t _blank 御师,则云肃将 HYPERLINK /doc/4032151-4229797.html \t _blank 王诛。故 HYPERLINK /doc/4971254-5193825.html \t _blank 分阃推毂,奉辞伐罪,非唯致果为毅,亦且厉辞为武。使声如冲风所击,气似欃枪所扫,奋其武怒,总其罪人,征其 HYPERLINK /doc/4105043-4304087.html \t _blank 恶稔之时,显其贯盈之数,摇奸宄之胆,订信慎之心,使百尺之冲,摧折于咫书;万雉之城,颠坠于一檄者也。观隗嚣之檄亡新,布其三逆,文不雕饰,而辞切事明,陇右文士,得檄之体矣!陈琳之檄豫州,壮有骨鲠;虽奸阉携养,章密太甚,发丘 HYPERLINK /doc/1957812-2071912.html \t _blank 摸金,诬过其虐,然抗辞书衅,皦然露骨,敢指曹公之锋,幸哉免袁党之戮也。钟会檄蜀,征验甚明;桓温檄胡,观衅尤切,并壮笔也。
凡檄之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指天时,审人事,算强弱,角权势,标蓍龟于前验,悬鞶鉴于已然,虽本国信,实参兵诈。谲诡以驰旨,炜晔以 HYPERLINK /doc/2643797-2791659.html \t _blank 腾说。凡此众条,莫之或违者也。故其植义飏辞,务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露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必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此其要也。若曲趣 HYPERLINK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