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海南渔业发展形势研究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海南渔业发展形势研究分析

2012年海南渔业发展形势研究分析   南海,是一座永续的渔业金库。自汉武帝开始,南海就有了渔业生产。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近海渔业资源几近枯竭,可相对西南中沙海域而言,近岸仍然集结着大量渔船,这给近海渔业资源的恢复带来巨大压力。因此,绝大多数海南渔民都梦想造大船、闯深海。对此专家建议:保护近岸海洋资源,开发南海渔业资源,让海南渔业创造辉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我们基本上在近海作业,一年中偶尔才去南沙捕鱼。”4月上旬,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三亚榆丰渔民专业合作社的梁亚薛正在港口装冰上船,装好冰后,他就要开船去南沙捕鱼了。      48岁的老梁,15岁就跟着父亲上船打渔。少年时光的海上作业生活,令他非常怀念。“当时的渔船虽然不好,但就在家门口捕鱼,也能有很高的产量,而且资源好,渔获品种很多。”      现在,老梁不得不远离三亚海,到更远的西南中沙海域去进行渔业生产。因为近海作业,已经没有产量了。      捕渔手段越来越先进      捕渔范围越来越远      中华民族在南海的渔业作业活动,自汉武帝时就有了。到16世纪时,海南东部沿海的渔民更频繁地到西南中沙一带海域,从事渔业生产,并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西沙永兴岛建立后勤服务机构。据了解,1950年代时,琼海县渔业年产量就达2000多吨干品。      “过去,一个罗盘,一张海图,一把尺子,就出海了。”梁亚薛说,上一代渔民中的船老大们,航海技术真是厉害,他们凭观察海潮流向,品尝海水盐度,打水铊,量水深等办法,就能知道船走到了什么位置,海洋气候会有什么变化。      现在,海上作业的手段越来越先进了,渔船从帆船改造成了机动船,航海的辅助设备也多起来了。梁亚薛在驾驶舱一一给记者介绍那些行船的“宝贝”:导航仪、GPS、北斗星通信设备等等。      而渔网,也在逐年改进。海南省水产研究所所长李向民介绍,上个世纪50年代,小型机动渔船以小拖网、潜捕、手钓为主;上世纪60-90年代,以小型渔船进行底拖网作业为主;近几年来,三亚渔民已经在中沙开始进行灯光围网作业。2008年、2010年,海南省水产研究所组织渔民进行南沙灯光围网试验(金枪鱼类),效果较好。      更重要的是,渔船有了冷冻设备,捕获鱼虾后,可以冻存起来,这使得渔船可以到更远的深海作业,不用担心渔获物会变质。      与三亚渔民作业习惯不同的是,琼海潭门一带的渔民,自古以来,就到南沙一带捕鱼抓螺。“以前,潭门渔民很穷,没有钱买大的鱼网,作业方式都是靠裸潜入海底捕捉,不小心就会得减压病。”47岁的符爱民告诉记者,南沙群岛礁盘多,海洋生物都在礁盘内栖息,到达南沙群岛后,晚上,渔民就戴上头灯,潜到海底作业,猎获正在睡觉的鱼类。      符爱民说,如今潭门渔民的装备也越来越先进了,潜水服、潜水镜、氧气瓶等设备都有了,船上也有了冻库,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把渔获就近拉到马来西亚等国家销售了。      1998年3-5月,琼海市海洋水产局利用定置刺网(三层刺网为主)对中沙、南沙礁盘深水域中下层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开创了南沙深水刺网作业的方式。      如今,凭借着越来越先进的渔船设备和作业方式,海南渔民作业范围也越来越远,从近海慢慢地向深海远洋发展。      海南渔民:休渔制度应根据生产实际修改调整      随着渔业的发展,近海渔业资源遭到了掠夺性的开采,开始出现资源枯竭。于是,休渔制度应运而生。      所谓休渔制度,就是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保护渔业资源的一种制度,它规定某些作业在每年的一定时间、一定水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海南不少渔民认为休渔制度自1995年实行以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应该对它进行修改调整。比如,南海周边有许多国家,这些国家的渔民也在南海作业,中国实行休渔制度的时候,正是渔汛正多正旺的时候,中国的渔民因为休渔不能进入南海捕渔了,但周边国家的渔民却没有这个制度;另外,休渔范围太宽了,事实上,南海,尤其是中沙、南沙海域,由于水温常年很高,鱼群生长快,加上中上层鱼类大多寿命较短,不捕捞也会死亡,休渔范围从北纬12度以北,都不能开展渔业作业,这大大浪费了渔业资源。      海南省水产研究所总工程师陈积明,曾参与休渔制度的制定。他认为,休渔制度有效地保护了近海渔业资源,但针对南海渔业资源目前开发仍不足的情况,这个休渔制度的规定的确有不合理之处。“其实,休渔制度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了,那时候规定近海40公尺、水深40米,禁止拖网作业。只不过,那个时候休渔的范围没有现在的规模大,范围也比较窄。”陈积明认为,现行的休渔制度,对海南渔民损害较大。      有多年南海作业经验的三亚榆丰渔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鸿家说:“一个休渔制度实行下来,海南渔民从过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