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画 第二讲
第二讲 白描花鸟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 1.白描的概念 2.古代十八描 3.工笔白描对线条的要求 4.白描线条与花鸟形象的结合 5.花鸟画的构图特点 6.所需材料及作品规格 1.白描的概念 白描是利用线的粗细、轻重、浓淡、虚实、疏密等多种变化来表现形体景物。 只用线条,不加渲染,也不着色 线条本身也具有抽象审美效果 白描又叫“线描”,是国画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表现景物形象的基本手段,所以许多人把“白描”叫做中国画的“基本功”,视为学习中国画的基础。 2.什么是古人所讲的“十八描” (常见的白描类型) “十八描”是古人所总结的线的各种描法。通过线条的力度、节奏、韵律、气势等美感效果来表现对象,以传达作者的情感。 十八描分别是:高古游丝描、铁线描、琴弦描、混描、马蝗描、柳叶描、枣核描、橄榄描、曹衣描、丁头鼠尾描、蚯蚓描、枯柴描、撅头描、折芦描、减笔描、竹叶描、战笔水纹描、行云流水描。 高古游丝描 铁线描 以上笔法可总结归纳为三种类型: 工笔型。以游丝描为代表的铁线描、曹衣出水描、琴弦描等(中锋用笔,用稳健圆润,没有粗细变化) 写意型。以减笔描为代表的竹叶描、折芦描、枯柴描等(用笔粗放简括,线形变化莫测而有气势) 半工半写型。以柳叶描为代表的枣核描、橄榄描、行云流水描等(中锋用笔,用笔速度较快,用笔有轻有重,线条粗细有变化) 3.工笔白描对线条的要求 白描勾勒不是用细线沿着花鸟轮廓去“描”,而是用书法中讲究的用笔去“写”出形象。 工笔白描不只是讲究工细,更重要的是追求线条的力感、快感。 勾线之前,先练习使用中锋,避免侧锋。 行笔时笔尖走在线条中央的即为中锋,中锋线条圆润浑厚,饱满而富于弹性,结实而有力感; 走在线条一侧的即为侧锋,侧锋勾划出来的线条是扁平的,易出飞白。 线条产生力感的关键在于笔锋与纸面的摩擦 为了使笔锋与纸面产生摩擦,勾每一条线都必须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1.起笔藏锋;2.行笔;3.收笔回锋: 4.白描线条与花鸟形象的结合 4. 1 勾线起笔顺序 4. 2 如何表现结构的前后关系 4. 3 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 4. 4 线条的浓淡粗细 4. 5 白描花头的用笔变化及注意事项 4. 6 白描勾叶的各种变化及注意事项 4. 7 茎枝与树本的勾勒与皴擦 5.花鸟画的构图特点 “三角”形构图 “之”字形构图 “十”字形构图 “C”形构图 6.实践所需材料及作品规格 纸——熟宣纸 笔——硬豪小号勾线笔 墨——一得阁 作品大小:A4 画幅形式:矩形或方形 作品数量:2幅白描花鸟 本周作业安排: 白描画鸟2幅 材料:用熟宣纸,勾线笔(狼圭、紫圭) 方法:先用铅笔拷贝到熟宣纸上,然后用五色墨来勾线 其画用笔起伏顿挫,线条粗细变化较明显,又飘逸流利,显得活泼 潇洒,富于韵律感。 马蝗描 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其线条形如柳叶飘动,后人因之命名 宜于表现质地轻薄衣料之描法,行笔忌浮滑轻薄。 柳叶描 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运用大笔挥洒,中间转折顿挫圆浑,成枣核状,以表现麻布质感衣纹,故名。 用笔须藏锋。 枣核描 橄榄描,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描法之一。用尖大笔。下笔顿挫撆纳,落笔收笔须藏锋,区别于“钉头鼠尾”。 线条头尾细尖,中间粗如蛇腹,形似橄榄状。 橄榄描 即为曹衣出水描的简称。来自于西域的画家曹仲达(或称曹不兴),其画佛像衣纹下垂、繁密,贴身如出水状,故称“曹衣出水”。 用笔细而下垂,成圆弧状,讲求线之间的疏密排列变化。 曹衣描 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其线条起笔及收尾形似钉头与鼠尾,故名。 传统人物画重要技法之一。其特点,在起笔时须顿笔,收笔时渐提渐收。 钉头鼠尾描 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清·王瀛说:“春蛇秋蚓,以譬作书无骨之弊,然险恶太过尤多近俗,蚯蚓当如篆书,圆笔为佳。”作书忌锋芒毕露,此描线条既非无骨又应防锋芒太露。 蚯蚓描 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后人因其形似枯柴而命名。 宜用大笔紫毫逆锋横卧,顿挫如写篆隶书法,得苍古雄劲之意,刚中有柔,整而不乱为宜。 枯柴描 撅头丁作撅头描,其余同钉头鼠尾描。 撅头描 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一种画法。其线条形似芦叶折转,故名。勾线时尖笔细长,长于撇捺,由圆笔转为方笔之法,仍须方中有圆,圆用隶法为之。然待干后勒以淡墨能使之厚重,并增强立体感。 折芦描 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宋代画墨竹盛行,以此技法写人物,其线条近似竹叶,因而得名。 竹叶描 脱胎于白描画法,但仍以线条作为主要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