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_上课用.pptVIP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_上课用.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_上课用

一、概述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太古代 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太古代 海陆分布:小块陆地散布海洋中 地壳运动:火山活 动频繁 生物进化:最低等原始生命体 矿产:铁 古生代 海陆分布:亚欧、北美大陆雏形基本形成 地壳运动:升降剧烈 动物进化:早—海生无脊椎动物(三叶虫) 中—脊椎动物(鱼类) 晚—两栖类 植物进化:蕨类植物 矿产:煤 了解各类植物: 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种子繁殖 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种子繁殖 蕨类植物:只有根,茎,叶。孢子繁殖 藻类植物:没有茎,叶的分化。孢子繁殖 种子植物:有种子,种子繁殖 中生代 海陆分布: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 地壳运动:环太平洋地壳运动剧烈 生物进化:裸子植物;爬行动物(陆地—空中) 矿产:煤、石油 新生代(第三纪) 海陆分布:与现代接近,高大山脉 地壳运动:喜马拉雅运动 动物进化:哺乳动物 植物进化:被子植物 矿产:石油 新生代 (第四纪) 海陆分布:与现代基 本一致 地壳运动:趋于稳定 动物进化:人类 植物进化:被子植物 矿产:石油 恐龙灭绝 恐龙灭绝原因 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活化石——银杏 两亿年以前,地球上的欧亚大陆到处都生长着银杏类植物,是全球中最古老的树种。后来在200多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出现,大部分地区的银杏毁于一旦,残留的遗体成为了印在石头里的植物化石。在这场大灾难中,只有在我国还保存了一部分活的银杏树,绵延至今,成了研究古代银杏的活教材。所以,银杏是一种全球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人们把它称为“世界第一活化石”。银杏树在200多年前传入欧美各国,许多著名的植物园都以能栽种“世界第一活化石”——银杏而无比荣耀。 濒临灭绝的华南虎 华南虎是所有种类的老虎中最为濒临灭绝的一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估计世界上仅有20~30只野生华南虎,现在可能连这个数量也不到了。现在世界上还有47只华南虎生活在中国18个动物园中。华南虎是老虎最小的几个亚种中的一种。 中国是唯一有华南虎栖息的国家,华南虎现在的状况不太清楚。仅仅40年以前中国还有4 000多只华南虎,从那以后,华南虎就遭到了残忍的杀害。在1987年中国科学家考察后还报告在广东山界、湖南和江西存有华南虎,在1990年又进行了一次考察证明在中国南部广东、湖南和福建省等1l处原有华南虎的地区已经见不到华南虎的踪迹了。据估计,目前野生华南虎的数量已经不到20只了。 三、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人类是地理环境的特殊地理要素。 人类区别于其他要素最显著特点:有意识适应和改造自然。 2、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世界的生态破坏 世界的环境污染 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两栖类全部灭绝。 中生代末期,5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盛极一时的恐龙全部灭绝。 气候变迁论 陨星碰撞论 超新星爆发论 造山运动论 大陆漂移论 物种斗争论 假说 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 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二、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三、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四、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五、被子植物中毒说。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六、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阅读教材P68, 《陨石:中生代恐龙灭绝的证据》: 思考: 1、上述材料是否可以说明中生代恐龙灭绝的原因? 2、你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白鳍豚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