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35卷 第2期 植 物 保 护 学 报 VoJ_35 No.2
2008年 4 月 ACTA PHYTOPHYLACICA SIN1CA Apr. 2008
拮抗细菌 CE抑菌物质对桃褐腐病菌的
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Antagonisticeffectandmechanism oftheanatgonisticsubsatnce
ofbacterium CEagainstMoniliniafructicola
杨海清 , 赵晓燕 魏艳敏 尚巧霞 刘素花 刘正坪h
(1.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北京 102206;2.北京市平谷区
人民政府果品办公室,北京 101200)
YangHaiqing· ZhaoXiaoyan WeiYanmin ShangQiaoxia
LiuSuhua LiuZhengping
(1.DepartmentofPlant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AgricuhuralCollege,Beijing 102206,
China:2.FruitBureauofPingguDistrict,Beijing 101200,China)
目前在生物防治方面研究较多的拮抗物质是细 打孔,注入 CE抑菌物质,培养后测量抑菌带宽度。
菌素、抑菌蛋白、抗生素以及细菌次生代谢产物 , 在分生孢子悬浮液中加入 CE抑菌物质,观察孢子
其中抗菌作用和溶菌作用的机制与拮抗细菌所产生 萌发的情况。分别采用透射 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
的抗生素、酶以及次生代谢物有关 J。拮抗细菌CE 显微镜观察菌丝和分生孢子形态结构的变化。
是从桃树根围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的,对桃褐腐病 1.4抑茵物质对桃褐腐病菌侵染的抑制作用
菌的菌丝生长与侵染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J,作者研 用桃褐腐病菌分生孢子悬液和 CE抑菌物质粗
究拮抗细菌CE产生的抑菌物质对桃褐腐病菌菌丝 提液在不同时间对桃果实进行离体伤 口接种 ,统计
细胞膜通透性、菌丝及分生孢子的形态和结构,以及 果实发病率并测量病斑直径_5J。
对桃褐腐病菌侵染的影响,以期为拮抗细菌在桃褐 2结果与分析
腐病生物防治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而解决生 2.1抑茵物质对桃褐腐病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产中桃褐腐病危害严重的问题。 混有 CE抑菌物质的桃褐腐病菌菌丝悬液在振
1材料与方法 荡培养过程中电导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同时间段
1.1拮抗细菌CE抑茵物质的粗提取 则随着抑菌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高浓度的
拮抗细菌CE的培养滤液用 60%饱和度的硫酸 抑菌物质对菌丝细胞膜破坏作用较大,菌丝细胞 内
铵盐析得到抑菌物质的粗提取物。 的电解质外渗现象明显,导致电导率迅速增加。
1.2抑茵物质对桃褐腐病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2.2抑茵物质对桃褐腐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的影响
将振荡培养 14天的桃褐腐病菌菌丝体3g分别 拮抗细菌CE抑菌物质对桃褐腐病菌菌丝生长
与不同浓度的CE抑菌物质混匀,加无菌水至 2O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达 33mm,抑菌圈边
mL,27℃、120r/min振荡培养,分别于0、1、2和 3h 缘菌丝老化变黑 ,不产生分生孢子。被 CE抑菌物
取出5mL菌丝悬液测定电导率_4J。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芸薹种作物开花相关基因BrFLC2的InDel标记.pdf
- 自交不亲和甘蓝亲和花粉授粉早期差异蛋白质分析.pdf
- 早生优质绿茶新品种‘中茶302’.pdf
- 早实核桃新品种‘川早1号’.pdf
- 早熟板栗新品种‘岱岳早丰’.pdf
- 早熟番茄新品种‘矮红宝’.pdf
- 早熟木豆新品种‘CAF4’.pdf
- 早熟苹果花青苷积累与其相关酶活性及乙烯生成之间的关系.pdf
- 早熟桃夏季红叶现象的生理机制研究.pdf
- 早熟桃新品种‘春蜜’.pdf
- 抗青枯病转多肽抗生素基因烟草的选育.pdf
- 陇南小麦条锈病的品种遗传多样性控制.pdf
- 芦苇内生真菌Choiromyces aboriginum Mü1w1c6的拮抗作用及其生物防治潜力.pdf
- 生防菌株Snef85的鉴定及其发酵液对不同种类线虫的毒力.pdf
- 小菜蛾对丁烯氟虫腈的抗性遗传力及风险评估.pdf
- 芽孢杆菌TS-01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拮抗作用及防病效果.pdf
- 亚致死剂量双氧威和虫酰肼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pdf
- 内生真菌ZJUF0986代谢的抗菌活性物质特性.pdf
- 取食不同柑桔种质资源对桔全爪螨药剂敏感性及酯酶同工酶的影响.pdf
- B型烟粉虱成虫对五种寄主植物的取食和产卵行为.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