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课程)36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价值观的表现形式: 1、兴趣 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兴趣对个体活动,特别是认知活动有一种巨大的推动力。 如有的人阅读的兴趣很强,就会常常买报刊和书籍来阅读。 2、信念 个体坚信某种观点、思想或知识的正确性,并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人格倾向。 如具有“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信念的人,当人民财产受到危害时,能够挺身而出。 3、理想 是个体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与信念有密切的关系,是信念指向的未来对象。理想比信念更具体、丰富、确定,富有感染力。 (二)动机与意志 意志:个体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动机越强,在遇到困难时,对行为的坚持性就越强,但是意志强的人,在面对困难时,更不会轻易放弃。 第二节 动机的理论 一、 本能理论 二、 驱力理论 三、 唤醒理论 四、 诱因理论 五、 认知理论 一、本能理论 本能: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如蜘蛛织网。 本能论: 詹姆斯提出:人的行为依赖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具有动物的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本能,如爱、交往、同情、诚实等。 麦独孤系统提出本能理论:认为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是本能。认为人类有诸如逃避、拒绝、好奇心、好斗、合群、自卑等18种本能。 对本能论的评价: 20世纪20年代末本能论开始受到怀疑和批评。本能论不能确切解释行为,对行为有循环论证的现象:如: 问——人为什么有攻击行为? 答——人类有攻击本能。 又问——你怎么知道人类有攻击本能的呢? 答——因为人类有攻击行为。 尽管如此,本能论仍在一定领域占有统治地位,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都以本能论为基础。 二、驱力理论 武德沃斯的驱力概念:是个体由生理需要(食物,水,性等)引起的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做出行为以达到需要的满足,以消除紧张,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赫尔的驱力减少理论:个体要生存,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可以供给机体能量,做出行为,需要得到满足,驱力下降。 后来赫尔提出人类的行为还受到习惯的影响,提出公式:P=D×H-I P为有效行为的潜能,D为驱力,H为习惯强度,I为抑制。 三、唤醒理论 赫布和柏林等人提出了唤醒理论: 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生理激活的一个最佳水平。一般来说人们喜欢中等程度的刺激,它带来最佳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太高或太低,个体都会感到不舒服。 如处于感觉剥夺状态的人会感到不安,去寻找刺激。而工作环境太嘈杂,下班回家后就会希望安静一点,但工作环境太安静,下班后则总是喜欢热闹一点,与家人一起,或放点音乐。 唤醒理论的三个原理: 1、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佳的唤醒水平,低于这个水平时,希望增加唤醒,高于这个水平时,希望减少唤醒。刺激与偏好之间关系见下图。 2、简化原理,重复进行刺激会使唤醒水平降低。如流行歌曲,反复听后,人们可能会觉得它变得单调乏味。 3、经验对偏好的影响。经验丰富的个体喜欢复杂的刺激。如有经验的音乐家喜欢欣赏复杂的音乐,精通象棋的人更喜欢欣赏复杂的棋局比赛。 四、诱因理论 诱因: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凡是对人有吸引力的刺激都可以成为诱因。 如美食激发进食的欲望,漂亮服装激发人购买的欲望。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美妙的音乐,欢快的气氛,荣誉、地位等。 赫尔接受诱因这一外在的变量,把它也作为外在因素之一,改变了自己原来的公式: P=D×H×K-I 只有当外在的诱因变成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成为行为的动力。 五、动机的认知理论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编码、储存、提取和输出等过程,在头脑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念。这些观念在刺激和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它们既能引起行为,又能改变行为。 (一)期待价值理论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是由于对某个目标的期待。 期待分为: 刺激与刺激的联系,如看见闪电,期待雷声。 反应与刺激的联系,平时努力学习,期待考出好成绩。 (二)动机的归因理论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来寻求行为的内在因素,这称为归因。 海德的归因理论: 人们在成功和失败时喜欢对结果进行归因。归因分为两种: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等。 外因是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惩等。 研究者还提出控制点,并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两种。内控的人常把成败归为内因,外控的人把成败归为外因。 韦纳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 如果一个新的结果与过去的结果不一致,人们容易归为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和运气。 如果一致,容易归为稳定因素,如能力和任务难度。 海德还发现,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