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谈谈中国文化意象.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春,谈谈中国文化意象

新春,谈谈中国文化意象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摘要:新春的吉祥、嘉瑞、喜气、迷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想象,我称之为“中国文化意象”。它 包孕中国历史的生机,含藏中国思想的元素,表达中国传统的秘奥,一代代传播着诉说着有关中国文化春 天到来的消息。 关键词:新春;文化意象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我喜欢这首唐诗,它说出了一个道理:天地间真正的诗意,并不在于花团锦簇、春光 明媚,而在于阴晴不定、乍暖还寒时分,大自然蕴含的春消息。 我想,中国文化的复兴,那花团锦簇的世界,必然是要来到的,我们一点也不怀疑; 然而最美的诗意,或许正是朝着春光灿烂走去的路上,那点点滴滴的春消息。 而一路上伴随我们的那些吉祥、嘉瑞、喜气、迷魅,而又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想象, 我称之为“中国文化意象”,也是其中的一种。它包孕中国历史的生机,含藏中国思想的元 素,表达中国传统的秘奥,一代代传播着诉说着有关中国文化春天到来的消息。 什么是“中国文化意象”?说来真是吓一跳,那么多的库存呀!世界上很少有几个民 族文化可以相比。譬如,自然意象,如太阳、月亮、长江、黄河、湘江、洛水、昆仑、泰山、 华山、除夕、元宵、中秋、端午、重阳、江南、塞北、桃花、兰草等;人文意象,如龙、凤、 麟、大鹏、宫殿、车马、衣冠、长城、运河、文房四宝、文字水墨、国乐、寓言、饮食等, 都有说不尽的故事、看不完的形象、解读不完的意义、争论不了的魅力,一个词语,背后有 极其丰富的链接,通往宏大深邃的知识仓库,承载诗人名贤高僧大德的生命信息,也凝聚集 体记忆与民族认同的千年密码。词语背后的词语,是一部部的文化史,有着悠久而浓厚的历 史存量。 有井水处皆有柳词,有意象处皆荡漾中国的气息。庄子说圣人见温伯雪子,如见天人, 所谓目击而道成。文明总是这样虚虚实实地存在着,一个大国,自有其大国的文化形象。其 实中国文化往往相相忘于理论、相忘于逻辑、相忘于系统,到头来只有实践、人心,与目击 道成的意象。 而且,中国文化意象之所以是春消息,还因为它不那么一览无余,它虽然一看即懂, 却又挹之弥深,其意义有待于有心人的寻访、踏勘与解读。去年新春之际,我在笔会写文章, 说我喜欢宋人石曼卿苏东坡欧阳修关于桃花的一个共同的诗典。那时候,我哪里想到,石曼 卿扔桃核泥蛋的那个山坡,我也会去,竟也会真的看到那里的桃花!今年我到淮阴学院去讲 学,讲中国文化的花果飘零,第二天,张强院长约我去连云港一游,我才发现,所谓海州, 正是连云港呀。讲了多年的宋人桃花诗典,踏破铁鞋无觅处,眼前的海州花果山,好一个桃 花盛开的地方!莫非,冥冥中有天意,知道我讲“花果飘零”太久,示我那“倚天照海花无 数”的风景么?后来,我去厦门大学开会,作国学院成立的大会发言。来自北京与海外的专 家们,都雄辩着有关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建意义,轮到我讲,我还讲什么呢?坐在下面 的鸣奋兄,很为我揑了一把汗。也正是这个时候,我一下想到了这个美丽的故事,于是抛开 了准备好的雄辩,讲了我关于桃花诗典的传奇,从花果飘零,到灵根自植。下面嘉宾会心, 几番热烈鼓掌。杜维明教授下来也对我说:“你的这个小故事,很有意思!”这一亲证的例子, 表明中国文化意象自有其持久的感染力。 然而很可惜的是,正如连云港当地人或游客只知道有个花果山,许多当代的中国人, 也跟中国文化意象失之交臂了。可见,中国文化意象的重新发现与发明,一方面是要有一些 特殊的机缘,一方面有待于更多的有心人做工作。 中国文化意象的有心人,我近年来一直在发现中。这是一些有实力、有眼光、趣味纯 正、默默工作的艺术家、创意人才、学者与文物爱好者。就我阅读与交往举例而言,杭州舒 传曦教授的松与梅,是我看见最大气的松、最有灵气的梅,确是非常新鲜的文化意象的当代 表达;汉堡的单凡先生,今年创作的墨竹,既现代又古典,似艺术家满襟之英气逸气,含敛 不住,化而为乾坤清气,看了教人犹如晋人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去年又是中国香文 化重现人间的一年。北京的杨之水女史、孟晖女史,研究书房、帷幄、斗茶,尤其是研究宋 代的沉香,写了那么好的图文并茂的书,极为充分地表达了中国文化中与书画、茶道、听琴 可以并列的香意象:那样的典雅、优游的日常意境,那样细腻、含蓄的人文想像,以及那样 丰富、悠长的历史记忆。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