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河南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II.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河南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II概要

2017河南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II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咽喉/哽咽 慑服/嗫嚅 蛊惑/余勇可贾B.矗立/抽搐 荟萃/猝然 臧否/否极泰来C.拓本/落拓 解数/解甲 徜徉/逢场作戏D.潜水/掮客 囹圄/聆听 对峙/有恃无恐【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A yān/yè shè/ niè gǔ;B chù cuì/cù pǐ;C tà/tuò xiè/jiě cháng/chǎng;D.qián línɡ zhì/shì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曲 必需品 以德报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B.慈祥 满堂彩 平心而论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C.防碍 蘸水笔 悠哉游哉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D.赈灾 度假村 功亏一篑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 “防碍”应为“妨碍”;“悠哉游哉”应为“优哉游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王刚一直想买一套中华书局八十年代出版的《史记》,这次去上海出差,终于买到了一套,真是妙手偶得啊![高考资源网]B.旱情仍在持续,人们在祈望上苍普降甘霖的同时,也采取了各种积极的办法应对灾难,比起古人只能诉诸宗教力量以祈风雨的做法已不可同日而语。C.王教授开设考古专题课,普及考古学的知识,引起考古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他那坐而论道的风度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D.洪水、地震、沙尘暴,这些灾害算什么!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的沧桑,人物的浮沉,激发我们自问自答。欲问:“谁是真正最可敬的人?”答曰:“当推孔夫子”。B.我国自古有以香草美人设喻的传统。在艺术手法上,它是以物比德;而在精神上,它强调树立人格风标。C.宝玉娶谁才会有幸福?贾府女儿各有怎样的性格缺陷?读完《红楼梦》,让人禁不住要生出各种各样的疑问。D.清代书法鄙弃遵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帖学”,而以摹写古碑为风尚:“碑”与“帖”形成了对立的美学流派。【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 “当推孔夫子”后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火车票实名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票贩子,更能有利于维护公民乘坐火车的权利,改变当前火车票销售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B.全国总工会4月5日决定紧急拨款200万元,用于对在王家岭“3·28”特大透水事故中遇难矿工及其家属的慰问。C.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牵动着每一个购房者的神经,也受到了中央的关注,自今年年初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防范金融风险。D.政治分析师亚采克说,坠机灾难影响深远,它将对选举产生巨大影响,现阶段难以详细评说,但选举结果可能出人意料。【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A项杜绝是制止,消灭的意思,与“在一定程度上”矛盾;B项“遇难矿工”无法“慰问”;C项偷换主语,“出台一系列政策”的主语应该是“中央”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元杂剧作者的特殊性,时常为论者所忽略。书会才人加工整理或者创作的杂剧,其作者究竟是哪些才人?数个作者合写的一本杂剧,何以有异同之辨?“正本”“次本”“旦本”“末本”的作者如何辨析?都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其实,元杂剧是“万人糕”,是多层宝塔,不管塔顶是谁耸立,都并非仅只今之所见署名的某一作者。杂剧的最初形态当是框架式的,敷演士庶民众喜闻乐见、早已流传的故事,靠艺人口耳相传加以承续,后经书会才人参与整理加工或者创作,才渐有剧本流传。北宋时期,教坊就罗致才人编写杂剧。南渡之后,教坊废置,杂剧唯靠艺人传唱。端平年间,临安等地书会纷纷涌现,这本为书生聚读之所,显系民间书塾。其中书生,亦参与市民文艺活动,渐成民间艺人为主体的行会组织,才人也为勾栏瓦舍演出的杂剧、讲史、唱赚、诸宫调等通俗文艺撰写脚本,故有杂剧剧本得以流传。于是,下层文人和书会艺人也就成为杂剧作者的主体。至元代科举的长期停滞,迫使不少文人学士投身书会。《录鬼簿》所记前辈才人和方今才人,《录鬼簿续编》所记70多位曲家,大半为书会才人。他们的加盟,奠定了元杂剧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第一座高峰的坚实基础。由此可知,元杂剧的作者有变化流动而并非固定为某一作者的特点。再者,古代诗文,绝大多数出自作者一人之手,数人联句之诗仅是酬和之作中的特例。而元杂剧中,数人合作一剧者,并非罕见。鲍吉甫、汪勉之合写《曹娥泣江》、范冰壶、施君美、黄德润、沈珙之合编《鹔鹴裘》,都是有案可稽的。如果说,这种数人合作一剧,主要反映出元代杂剧作者彼此协作的一面,那么,同一题材的杂剧,常有不同作家署名的多个剧本,则主要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