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龚永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 灸 疗 法 成都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 龚全心 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灸法 以艾灸为主, 此外就是非艾灸 “灸” 中华民族的瑰宝 “灸” 属于中医外治疗法 “灸” 与针刺并称为针灸疗法 “灸” 在民间广为流传源远流长 人类唯一的一套完整的内病外治体系 中华民族大智慧的体现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见证 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 根据现代考古研究发现,灸法的运用起源于大约距今170万年前,人类掌握使用火之后。 灸法就正式产生了 艾灸的起源 艾灸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养生、保健、治疗术之一。 在民间广为流传,源远流长。 灸法的起源和发展 灸法古称“灸焫” 《说文》:“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之,”、“刺以石曰砭,灼以艾火曰“灸”。 灸法起源于原始社会,当人类开始用火以后,便产生了灸法,灸法所用的材料,从开始的树枝到后来专门用艾绒。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记载。 钻木取火 “燧人氏” 燧人氏,又称“燧人”,远古人“茹毛饮血”,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 关于艾灸 据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孟子·离娄》篇;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艾灸的文化 艾灸起源于上古时期 成型于:秦 汉 昌盛于:唐 宋 明 衰落于:晚清(皇上“真龙天子” 皇后“真枝玉叶”不能坦胸露背) 艾灸的文化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千家万户裹粽子,划龙舟; 屋檐房门还挂艾驱邪。 艾灸的文化 艾草是纯阳之物 《扁鹊心书》 《扁鹊心书》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 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毖伤”,说的就是要保命长寿,扶阳是不二法门。 《名医别录》 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东医宝鉴》 (朝鲜--许浚) 称脐灸有“养丹田,助两肾,添精补髓,返老还童,祛病延寿”之功。 艾灸的文化 “巫师”把疾病看做 “鬼神崇祸” 巫师发现这些疫鬼害怕艾草这样的纯阳之物 “艾火” 艾灸作用 温通经脉,驱散寒邪; 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温肾益气,回阳固脱; 清热解毒,去腐生肌; 内调外养,促进代谢; 平衡阴阳,抗衰延年。 什么是阳气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 阳气是我们身体的能量,我们每天的活动都在损耗着我们的阳气,每一个人都需要补充阳气。 阳气的重要性 《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 阳气的重要意义 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 常见的传统灸疗方法 其他灸法:温筒灸、温盒灸、蜡灸、电热灸、火疗等。 如何识别艾条 ② 艾柱灸:系指将艾绒制成圆锥形的小体,置于穴位上点燃后进行灸疗,燃点一个圆锥体称为一壮。 艾条灸又称艾卷灸:系指用纸包裹艾绒卷成长圆筒状,一端点燃后,在穴位或病所熏灼的一种灸治方法。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 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并作、中风脱证、四肢发凉等。 回阳、救逆、固脱 现代研究 1、隔盐灸治疗痔瘘术后排尿困难 2、神阙隔盐灸配合捏脊治疗小儿泄泻 3、神阙穴隔盐灸结合腰椎夹脊穴电针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4、神阙穴隔盐灸治疗婴幼儿腹泻70例临床观察 3、 隔蒜灸 鲜大蒜切成厚约0.3~0.5厘米 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 捣蒜如泥亦可 将蒜片置于应灸 的腧穴部位或患处 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 艾炷燃尽,易炷再灸 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 用于治疗淋巴结核、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未溃疮疖、乳痈)及虫、蛇、蝎、蜂蜇咬伤等病证。 清热解毒、杀虫 现代研究 1、隔蒜铺灸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观察 2、隔蒜艾灸局部破坏蛇毒治疗蝮蛇咬伤50例疗效观察 3、隔蒜灸治疗银屑病20例 4、隔蒜灸治疗抗结核药致胃肠道副反应30例 4、隔附子饼灸 附子片、饼(3cm ×0.8cm )中间穿孔 灸完规定壮数 将艾炷放在应灸腧穴上点燃施灸 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温补肾阳 现代研究 1、隔附子灸背俞穴治疗过敏性鼻炎56例 2、隔附子饼灸治疗肝肾不足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3、隔附子饼灸治疗肝肾不足型膝原发性骨关节炎 4、隔附子饼灸配合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3~5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施灸10~15分钟。 (二)悬 灸 艾条灸 悬 灸 回旋灸 雀啄灸 温和灸 1、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