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宋明理学最新.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 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所造就,什九可断言也。 ——严复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事开太平。 — 北宋 张载 第3课 宋明理学 问题导学: 1、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3、正确评价宋明理学;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 道教的产生与传播 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时,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道教。他自称“太清玄元”,并用符水咒法为人治 病,奉其道者,须出五斗 米,因此在当时称为五斗 米道。东汉末年,张角创 立太平道。这是道教早期 的两大派别。道教尊老子 为教祖,奉《道德经》等 为主要经典。 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 问题导学: 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发展遇到了怎样的危机? 面对这种现象儒家怎样面对? 《三教图》(明·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绘佛、道、儒三 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 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 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 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 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 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 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 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 孔子相对。 一. 理学兴起的背景 1、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魏晋:三家交融 隋朝:三教合一 唐朝:三教并行 2、儒学复兴运动的发展 3、宋代相对宽松文化政策的推动 “理学”一词的概念: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道、佛 儒(根本) (目的) 问题导学: 面对这种现象儒家怎样应对? 宋 明 理 学 程 颢 程 颐 朱 熹 陆 九 渊 王 守 仁 程朱 理学 陆王 心学 二、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 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材料2: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材料3:“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存天理。” 材料4: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依据材料1至4概括: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它涵盖哪些领域?理学家认为如何才能获取理? ⑴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 道德观:儒家道德伦理,主张三纲五常(社会道德),“存天理,灭人欲” (个人道德); 方法论: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一)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2、思想主张: 1)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 2)方法论:“格物致知”——求“理”的方法 3)道德观: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3、历史地位: 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元朝将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学术思想影响海外。 欣赏诗作品味其人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墟墓兴衰宗庙钦, 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滴到沧溟水, 拳石崇成泰华岑…… 朱熹的这首诗你一定很熟悉,现在你能站在理学的角度 再欣赏它一次吗? 或许你读不懂陆九渊的诗,只要能从中找出“变”与“不 变”的就可以了。 △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 材料一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 材料二 一次,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并不存在。 材料三 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 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二)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主张 ①“心即理也” ,“心”是万物的本原; ②“发明本心”,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2、王阳明(王守仁)主张: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②“致良知”、“知行合一” (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有一个叫杨茂的聋哑人听王阳明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就以写字问王阳明。王问:“你嘴巴不能说话,耳朵也听不到声音,那你的心能分得清是非吗?”杨答:分得清是非。王说:“只要你心中分得清是非,存在天理,你就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